偈
颂
一
百
零
四
首
(
其
四
十
二
)
锦
镜
浓
妆
十
样
花
,
练
拖
寒
瀑
挂
苍
崖
。
无
宾
主
句
全
机
露
,
见
得
分
明
眼
著
砂
。
依
亡
妙
尽
,
犹
隔
天
涯
。
夺
取
黄
梅
无
底
钵
,
且
教
卢
老
去
担
柴
。
写景
手法
哲理
怀古
秋节
描述事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锦镜浓妆十样花"比喻女子妆容之美,如同繁花盛开的锦缎镜子,色彩斑斓。"练拖寒瀑挂苍崖"则以白练比喻瀑布,形象地展现了瀑布从高崖垂落的冷峻与壮观,犹如寒气逼人的练带悬空。"无宾主句全机露"暗示了禅宗中的无我之境,没有明显的主客对立,一切显现得自然流畅,如同禅机显露无遗。"见得分明眼著砂"进一步强调洞察力,虽看得清楚,却如眼中含沙,寓意智慧中带有微妙的模糊和深沉。"依亡妙尽,犹隔天涯"表达了对超越生死、世俗界限的领悟,虽然妙悟至极,但仍有距离难以触及。"夺取黄梅无底钵"可能是指修行者追求佛法的极致,如同黄梅禅宗的无尽智慧。"且教卢老去担柴"则以日常生活中的劳作——担柴,象征着修行并非脱离尘世,而是融入日常,平淡中见真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通过生动的物象和隐喻,传达了对生命、智慧和修行的深刻理解。
释绍昙
891首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