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线
取
盒
青
衣
奇
计
破
阴
谋
,
一
夕
行
踪
过
数
州
。
方
镇
已
成
尾
大
势
,
女
儿
能
解
主
深
忧
。
髻
鬟
队
里
无
人
识
,
兵
仗
丛
中
看
盒
收
。
巾
帼
从
来
侠
气
少
,
功
成
身
隐
更
难
求
。
历史
女性
励志
边塞
爱情
亲情
赏析
这首诗《红线取盒》由清代诗人严金清所作,描绘了一位女性英雄红线,以其智勇双全,巧妙地化解了一场政治阴谋,保护了君主的安全。诗中不仅展现了红线的机智与勇敢,也体现了她作为女性在古代社会中难得的侠气与担当。首句“青衣奇计破阴谋”,开篇即点明红线以青衣之身,运用奇策智谋,成功挫败了敌人的诡计。接着,“一夕行踪过数州”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红线行动的迅速与高效,一夜之间便跨越了多个州县,展现了她的非凡身手和决断力。“方镇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女儿能解主深忧”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红线在关键时刻的决定性作用,她不仅解除了君主的忧虑,还巧妙地处理了地方势力可能带来的威胁,维护了国家的稳定。“髻鬟队里无人识,兵仗丛中看盒收”则通过对比,突出红线的低调与神秘,即使在众多随从和士兵之中,也难以被人察觉其真实身份和行动目的,而当她完成任务后,却能在混乱中从容不迫地收起装有重要物品的盒子,展现了她的冷静与专业。最后,“巾帼从来侠气少,功成身隐更难求”两句,表达了对红线这一女性英雄的敬佩之情。在古代社会,巾帼英雄本就罕见,而能够在完成重大任务后选择隐退,更是难能可贵,这不仅体现了她的智慧与勇气,也彰显了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个人名利的淡泊态度。综上所述,《红线取盒》不仅是一首赞美女性英雄的佳作,也是对古代智勇双全、敢于担当的女性形象的颂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英雄主义和侠义精神的深刻理解与高度推崇。
猜您喜欢
俞儿舞歌四首(其四)行辞新福歌
魏晋·王粲
神武用师士素厉。仁恩广覆。猛节横逝。自古立功。莫我弘大。桓桓征四国。爰及海裔。汉国保长庆。垂祚延万世。
次韵子瞻送顾子敦河北都运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儒者给事中,顾公甚魁伟。经明往行河,商略颇应史。劳人又费乏,国计安能已。成功渠有命,得人斯可喜。似闻阻饥馀,恶少惊邑里。启钥探珠金,夺怀取姝美。部中十盗发,一二书奏纸。西.....
高宗皇帝挽词(其二)
宋·洪刍
往在艰难际,乾坤震扰中。京华原有主,赵魏剪为戎。整顿须神武,扶持立隽功。配天还祀夏,真与少康同。
寄衣曲
宋·许棐
芦花风紧雁飞飞,便寄边衣也是迟。妾把剪刀犹觉冷,况君披甲枕戈时。愿君百战图勋业,馘项歼嬴频献捷。博取貂蝉金印归,无负君王无负妾。
仿康节先生诗
宋·邵雍
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所求处处田禾热,惟愿人人寿命长。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爹娘。四方平静干戈息,我若贫时也不妨。
军中怀罗徵士孺文从军不果
明·张家玉
渺渺伊人忽我思,山川回望隔黄旗。南阳肯信能长卧,采石遥怜待出奇。孤愤久知思汉室,同仇应共振王师。寒光夜发芙蓉剑,正是期君出匣时。
宴诗
南北朝·萧衍
止杀心自详,胜残道未遍。四主渐怀音,九夷稍革面。世治非去兵,国安岂忘战。钓台闻史籍,岐阳书记传。
题守关忠节卷
明·唐胄
御史不贵铁为冠,所贵七窍心孔丹。闭关手持三寸铁,誓死不纳披忠肝。精诚感激动天听,六龙倏忽旋回銮。舍生臣节不足异,回天力大惊天颜。追思十六年来事,转危原未易为安。几事破犁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