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日
登
胶
山
绝
顶
十
首
(
其
三
)
枫
林
叶
落
冷
吴
江
,
倔
强
黄
花
气
不
降
。
战
捷
西
风
三
百
阵
,
迩
来
消
息
在
南
窗
。
写景
咏物
秋节
写山
赞美
菊花
地点
胶山
写风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登高远眺的景象与心境。首句“枫林叶落冷吴江”,以枫叶飘零、江水寒凉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暗示着秋天的来临和时光的流逝。接着,“倔强黄花气不降”一句,通过坚韧不屈的菊花形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战捷西风三百阵”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战斗比作西风中的三百次胜利,生动地表达了在逆境中不断奋斗、追求胜利的决心。最后,“迩来消息在南窗”则转而描写诗人静坐窗前,期待着来自远方的消息,既是对过去努力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艺术感染力。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