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悼亡
怀古
战争
赞美
边塞
情感

赏析

这首诗《同庆知府李公偕死节诸公》由元代诗人刘麟瑞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首联“诸公耿耿抱精忠,炎运将灰日不东”,开篇即点明了诗的主题——忠诚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诸公坚守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即使在国家衰败、局势动荡之际,他们依然秉持着对国家的忠诚之心,不离不弃。颔联“北戍躐陵群盗衄,西陲震荡列城空”描绘了国家边疆的危机四伏,北境遭受侵犯,南境盗贼猖獗,西陲动荡不安,众多城池空无一人,形象地展现了国家面临的内外交困的局面。颈联“香凝燕寝荣何在,鼎沸鱼游计已穷”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昔日的荣华与今日的困境,表达了对忠诚者的同情与感慨。昔日的荣光已成过往云烟,如今面对的却是国家的动荡与混乱,忠诚之士的计策似乎已穷尽,无法挽回局势。尾联“玉石俱焚天亦泣,千年谁为忆高风”以悲壮的笔触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忠诚者牺牲的深切哀悼与敬仰。无论是玉石俱焚的悲剧,还是天亦为之哭泣的场景,都彰显了忠诚者的伟大与高尚。最后的问句“千年谁为忆高风”,则寄托了对后世铭记这些忠诚之士高尚风范的期待与呼唤。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同时也传递出对忠诚者崇高品德的崇敬之情。

刘麟瑞

53首
刘埙次子。英宗至治间,以追思宋末仗义死节之士,搜讨遗事,赋五十律,成《昭忠逸咏》四卷。后其乡人赵景良采入所编《忠义集》中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