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如
山
和
章
再
用
前
韵
落
日
空
山
钟
磬
清
,
隔
溪
时
听
棹
歌
声
。
小
桥
再
渡
觉
身
健
,
高
阁
一
登
增
眼
明
。
望
极
江
湖
云
北
去
,
梦
回
岁
月
雁
南
征
。
黄
花
亦
是
秋
风
客
,
尽
办
寒
香
对
老
生
。
写景
山水
秋天
望乡
怀人
赠别
秋花
黄花
友情
隐逸思想
时光感怀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得如山和章再用前韵》。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山林间的静谧与生机并存的画面。首联“落日空山钟磬清,隔溪时听棹歌声”,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空旷的山间,寺庙的钟声与溪水边传来的船歌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与静、声与色和谐共融的画面。颔联“小桥再渡觉身健,高阁一登增眼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诗人再次经过小桥,感受到身体的轻盈与内心的愉悦;登上高阁,视野开阔,心境也随之明亮起来。这两句通过身体与心灵的双重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与由衷喜爱。颈联“望极江湖云北去,梦回岁月雁南征”,将视线从眼前的山水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诗人遥望远方的江湖,云朵随风飘向北方,仿佛是时间的流逝;梦境中,大雁南飞,象征着岁月的流转。这两句既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壮阔,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尾联“黄花亦是秋风客,尽办寒香对老生”则以黄花(菊花)为喻,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菊花虽在寒冷的秋季开放,却依然散发着香气,与老者相对,寓意着即使在生命的晚年,也能保持内心的坚韧与高洁。这一联不仅赞美了菊花的品格,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时间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赞美。
猜您喜欢
游浮邱呈赵太史
明·陈迁
几回托乘赤松游,南国才名羡倚楼。川岳尚留宫锦色,烟光长带玉堂秋。天连紫阁三山近,水接瑶池一叶浮。此日金銮徵太史,白云芳草卧羊裘。
赠王鍊师
明·浦源
门掩秋风叶落深,茅山道士忽相寻。潭龙作雨常闻咒,海鹤横空独抱琴。煮茗石房松火在,采芝樵径野泉侵。日斜空馆将为别,写就新诗再与吟。
送梵林上人东游兼柬钱黍谷先生陈其年同学
清·曹禾
自笑诗多蔬笋气,近来常伴梵公吟。秋潮红蓼江边棹,夜雨青镫世外心。忽系麻鞋追去雁,尚挥松柄落空砧。东行傥遇陈惊座,为说相思苦滞淫。
赠邑长史高凉黄惟成
明·王恭
赞襄花县独驰名,高论心閒政自平。寸禄只充沽酒费,一廉谁似到官清。公馀束带横经坐,吏散空庭著履行。芹泮下车严释菜,棠阴悬榻待时英。宦游此日非梅福,宣室他年是贾生。宛马向来空.....
挽括苍周德儒处士
明·柯潜
休休林下客,心事付沙鸥。有子死应足,无官生不忧。影寒萝径月,香冷菊花秋。悽绝怀人处,斜阳独倚楼。
寄吏部彭亚卿
明·谢士元
秋风黄叶岂无情,偏称南归日夜征。客路江山如有待,旧时琴鹤尚随行。秦廷完璧终无负,同舍遗金久自明。才具济时君独步,一时声价重连城。
赠盛伯熙祭酒
清末近现代初·康有为
高帝神灵日月悬,宗臣忧国对诸天。挂冠神武方强岁,县肘医方遣莫年。子政流传封事稿,灵均欲赋远游篇。桃花明照郁华阁,金石应传集古编。
答吴孝甫
明·欧大任
闻道江南艇,秋风过济宁。棹寒河水白,阁夕岱云青。句里禅为月,尊前客是星。燕关徒怅望,知尔学鸿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