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抒情
夏日写景
怀古抒情
情感
古琴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次浦文玉夏日遣怀》。诗中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午风清爱葛为袍”,描绘了夏日午后清风拂面,如同穿着葛布衣裳般的凉爽舒适。这不仅体现了环境的宜人,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与向往。“销尽炉薰政寂寥”一句,通过“炉薰”的消散,营造出一种空灵寂静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与诗人的内心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寂寥。接下来,“愁里得诗如客到,梦中观物笑僧骄”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诗人将创作诗歌比作“客到”,形象地表达了在愁绪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而“梦中观物笑僧骄”则通过梦境中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异的反思,以及对某种超脱世俗的追求。“三年病合投閒计,十里游辞避暑招”两句,透露了诗人因长期患病而寻求闲适生活的愿望,以及通过远足避暑来寻求心灵解脱的行动。这里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健康与自由的渴望,也体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最后,“有曲和君还自已,古琴疏越未堪调”两句,以音乐为喻,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艺术创作来达到自我和谐的状态,但又意识到自己的技艺尚待提升。这既是对个人艺术追求的谦逊表达,也是对不断探索与成长的期许。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艺术和自我和谐的追求。

猜您喜欢

拟古十二首(其十二)
元末明初·梁寅
我有太古琴,千载妙音续。七弦何泠泠,听之非促遫。一弹文王操,再弹宣父曲。圣人宛见之,何由蹑其躅。大道日以沦,浇诡驰众欲。孰思障颓波,九州返淳俗。夔龙为股肱,巢许遁岩谷。穷.....
桃花石枕歌赠康从事
唐·皎然
卞山幽石产奇璞,荆人至死采不著。何人琢枕持赠君,片片桃花开未落。剑工见兮可为剑,玉工辨兮知非石。至宝繇来览者稀,今君独鉴应欲惜。何辞售与章天真,幸得提携近玉人。可中弃置君.....
酒色财气四吟(其一)
明·顾允成
酒不迷人人自迷,一卮一卮复一卮。可怜曲糵消人志,病多休道药难医。
沅城杂咏
清·严如熤
贞臣壁立障狂澜,仆寺何心薄冷官。自信主恩怜谠直,谁知党祸病衣冠。千秋蘋藻荒原里,一径松楸暮霭端。怅望雄山吟啸处,古琴能得几人弹。
古乐府
唐·邵谒
对酒弹古琴,弦中发新音。新音不可辨,十指幽怨深。妾颜不自保,四时如车轮。不知今夜月,曾照几时人。露滴芙蓉香,香销心亦死。良时无可留,残红谢池水。
夜饮
唐·元稹
灯火隔帘明,竹梢风雨声。诗篇随意赠,杯酒越巡行。漫唱江朝曲,闲徵药草名。莫辞终夜饮,朝起又营营。
次刘孟元见贽韵二首(其二)
宋·罗椅
久坐不知夜,饥鼯窥瓦檠。诗徒我乐国,酒不打愁城。白雪夫君句,黄花老我情。商量能任不,胜欲饮公荣。
次韵再答子因
宋·叶梦得
人事纷纷去不留,客心空感大江流。已拚瓠落真何用,那得钟鸣尚不休。邻里朱陈无别社,江山李郭有同舟。若为便觅苕溪路,六月明珠剥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