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
和
先
人
南
阳
成
室
原
韵
(
其
一
)
蓬
蒿
径
里
辟
新
宫
,
半
榻
居
然
万
卷
中
。
高
咏
更
无
《
梁
甫
》
恨
,
耦
耕
真
近
鹿
门
风
。
升
平
不
似
三
分
世
,
开
济
何
须
八
阵
功
。
独
抱
白
云
长
日
卧
,
南
阳
随
地
有
人
龙
。
田园
怀古
读书
写景
地点
南阳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南阳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诗人通过“蓬蒿径里辟新宫”这一句,巧妙地将隐居之地与传统文人理想中的避世之所相联系,暗示了主人公虽身处简陋,却心怀高远。接着,“半榻居然万卷中”则进一步展现了这位隐士丰富的精神世界,他虽居简陋,却以书籍为伴,心灵得以充实。“高咏更无《梁甫》恨,耦耕真近鹿门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没有《梁甫吟》中诸葛亮对时局的忧愤,而是像孟浩然那样,过着田园耦耕的生活,心境平和,远离尘嚣。这里引用了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以及《与诸子登岘山》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意境,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自然与和谐。“升平不似三分世,开济何须八阵功。”这两句对比了当前的时代与历史上的三国时期,表达了对当下的社会状态的感慨。升平时代不同于三国的动荡,人们不必像诸葛亮那样为了国家兴衰而付出巨大的努力。这种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最后,“独抱白云长日卧,南阳随地有人龙。”这两句描绘了隐士独自享受云水之乐,日复一日地沉浸在自然之中,南阳之地,虽是平凡之地,却因有人龙(可能暗指杰出人物)的存在而显得不凡。这不仅是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述,也是对南阳这一地域文化积淀的肯定,暗示了即使在看似平凡的地方,也能孕育出非凡的人物和故事。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英雄的缅怀,同时对当下社会状态进行了反思,充满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文化韵味。
游朴
406首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