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文
山
祠
满
地
胡
尘
白
日
昏
,
间
关
海
上
觅
王
孙
。
翠
华
拟
振
中
兴
迹
,
龙
种
空
哀
末
路
魂
。
一
汴
二
杭
时
已
去
,
孤
臣
九
死
舌
犹
存
。
江
心
片
石
如
天
柱
,
屹
立
乾
坤
万
古
尊
。
地点
怀古
情感
忧民
写水
山水
赞美
赞颂
悼亡
离别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文文山祠》,通过“满地胡尘白日昏”这一句,描绘了战乱纷飞、国破家亡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深深忧虑。接着,“间关海上觅王孙”一句,借寻找流落海外的君主,隐喻了对国家复兴的渴望与期盼。“翠华拟振中兴迹,龙种空哀末路魂”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中兴的憧憬和对末路之君的哀悼之情。翠华,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的车驾,这里象征着国家的尊严与权力;“拟振中兴迹”,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能够重新崛起,恢复往日的辉煌;而“龙种空哀末路魂”,则表达了对国家衰败、君主无能为力的哀叹。“一汴二杭时已去,孤臣九死舌犹存”两句,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一汴二杭,指的是北宋的都城开封和南宋的都城杭州,这两处都是国家的重要中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记忆。“时已去”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不再的感慨;“孤臣九死舌犹存”则展现了诗人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江心片石如天柱,屹立乾坤万古尊”两句,以江心的一块小石比喻文天祥(文文山)的坚韧不拔,如同天柱一般支撑天地,永远受到尊敬。这不仅是对文天祥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所有为国家和民族牺牲奉献者的崇高敬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人物精神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扬。
游朴
406首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