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抒情
写景
夏天
情感
赞颂
地点
花溪
怀古
节制
炎夏

赏析

这首明代游朴的《过左史萧溪署中避暑》描绘了夏日避暑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首联“四月炎蒸坐困时,相从仙署借逶迤”,开篇即点明时节与情境,四月正是炎夏之时,酷热难耐,诗人与友人相约于官署之中,寻求清凉之所。这里巧妙地将官署比作仙境,暗示了避暑之地的幽静与舒适。颔联“朱榴绿筱娟娟好,小簟疏帘事事宜”,进一步描绘了避暑环境的雅致。红艳的石榴花与翠绿的竹子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而又清新的画面。小床上铺着细密的席子,窗户上挂着稀疏的帘幕,这样的布置既符合夏日的清爽需求,又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氛围。颈联“穆生不醉当筵醴,谢傅全输别墅棋”,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穆生是汉代的贤士,他不饮酒而能保持清醒,此处暗喻诗人与友人在清凉之处享受宁静;谢傅则是东晋名臣谢安,他曾在别墅中与友人下棋消遣,这里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在避暑之余,享受着轻松愉悦的时光。尾联“徙倚不知明月上,一天凉露沁尘緌”,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在不知不觉间,月亮已经悄悄升起,凉露滋润着尘埃,营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夜色。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寓意着诗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同这夜色一般,深邃而宁静,令人回味无穷。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避暑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使得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游朴

406首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