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
照
夕
照
留
歌
扇
,
馀
辉
上
桂
丛
。
霞
光
晴
散
锦
,
雨
气
晚
成
虹
。
燕
下
翻
池
草
,
乌
惊
傍
井
桐
。
无
憀
照
湘
水
,
丹
色
映
秋
风
。
写景
秋天写景
霞光
夕照
雨后晚景
动物
自然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夕照》,描绘了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色。"夕照留歌扇,馀辉上桂丛",形象地写出夕阳余晖洒在歌扇和桂树上的情景,富有诗意。"霞光晴散锦,雨气晚成虹",运用比喻,将霞光比作锦缎,晚间的雨气则幻化为彩虹,展现出瑰丽的自然景象。"燕下翻池草,乌惊傍井桐",通过燕子低飞掠过水面的草丛,以及乌鸦受惊飞至井边梧桐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最后两句"无憀照湘水,丹色映秋风",表达了诗人对湘水的深情凝望,夕阳的红晕与秋风相映,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宁静的氛围。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动人景色,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寓含了诗人淡淡的离愁情绪。
欧阳修
1170首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您喜欢
村中闲步
唐·刘得仁
闲共野人临野水,新秋高树挂清晖。不知尘里无穷事,白鸟双飞入翠微。
游王氏郭北山楼
明·宋登春
径草连村合,山楼带郭横。开尊招野客,倚树听流莺。露自花间滴,云从石上生。几回渔篴响,素月岭头明。
食薇
宋·张耒
岁穷阴不解,短日过墙微。幽鸟穿林小,寒乌啄树饥。冰霜崖岭壮,烟火井闾稀。老拙安閒僻,无心厌食薇。
晓发紫荆关
清·周星誉
曙角散边声,重关俯杳冥。雁群低砦墨,马色接天青。日驭回西极,云开见北庭。九京松柏树,萧飒不堪听。
光风霁月观鸬鹚聚滩下搜猎慈惨已而坐岁寒见盆池中鱼浮沉自得
宋·钱时
出没云根上下浮,蘸蒲清溜十分幽。前滩乌鬼能撩乱,争似盘鱼得自由。
晨风行
南北朝·王循
雾开九曲渎,风起千金堤。岸回分野径,林际成牛蹊。凫随落潮去,日傍绮霞低。望日轻舟隐,瑟瑟远寒凄。还眺小平急,宴语方难齐。
寄题黄岩张氏隐居
明·李本
天台佳气郁茏葱,中有留侯慕赤松。绕屋溪声长落水,对门云气悉成峰。果林秋熟猿将子,药圃春肥鹿长茸。幽讨莫辞行路远,穿云巳办竹枝筇。
即事君子堂(其四)
宋·白玉蟾
枝头尚有烂黄梅,次第荷花白者开。庭雀被人惊得惯,作群飞去又飞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