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午
帖
子
·
皇
后
閤
五
首
(
其
五
)
兰
苕
擢
秀
迎
风
紫
,
槿
艳
繁
开
照
日
红
。
嘉
节
相
望
传
有
旧
,
深
宫
行
乐
自
无
穷
。
写景
节日
夏令
皇后宫苑
赞颂端午节
自然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的景象,以兰花和槿花为象征,展现出节日的喜庆与热闹。"兰苕擢秀迎风紫",形象地写出了兰花在微风中挺立,花色如紫色的秀美姿态;"槿艳繁开照日红",则描绘了槿花盛开,红艳照人,犹如日光照耀下的绚丽色彩。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暗示了皇后的居所——深宫中,节日的传统习俗得以延续,且宫中的庆典活动丰富而无尽。"嘉节相望传有旧",强调了端午节作为传统佳节,历史悠久,传承至今;"深宫行乐自无穷",则暗含了皇宫内皇后的奢华生活和节日的欢乐气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赞美了节日的繁华,也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特权。
欧阳修
1170首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您喜欢
端午贴子词·皇帝阁六首(其三)
宋·周麟之
日永三星正,风薰万宇凉。要知垂艾意,期与庶民康。
黄思老宅集社分得丝字
明·孙继皋
春城社散已经时,夏日寻盟对雨宜。似洒山阳思旧泪,未知河朔纳凉期。层阴欲堕侵单袷,重午才过恋五丝。光景易流人易老,相逢沉饮不须辞。
端午日凤楼侍宴
明·申佳允
袅袅薰风霭建章,衮龙高倚凤楼墙。旌旂披拂霏霞烂,鸳鹭联翩剑佩光。角黍宴排天正午,琼浆杯满席生香。一声天语千官坐,响彻云霄瑞鸟翔。
金菊对芙蓉·越十九年丙戌夏日重至东滨,兆祥出前帙索题,依韵奉赠二首(其一)
清·张槎
檐雀搊筝,池蛙纵鼓,柳营幡捲斜晖。正蚕眠麦老,游子将归。几家载酒过萧寺,与故人、支遁依依。到来匝月,过将重午,梅子黄时。可怜逐处藩篱。更愁长梦短,怕听鹃啼。念当年旧侣,那.....
端午贴子词·皇帝阁六首(其六)
宋·周麟之
碧琳宫殿昼翻书,时见龙鸾落宝跗。一念清非能却暑,不须更展北风图。
和厚卿饮西湖时小侄同赴
宋·韩维
劳生从宦意多违,常恨交亲会合稀。父子相随今不间,主宾交错暮忘归。微波稳送兰船度,迟景徐看玉斝飞。尽日清欢犹有憾,无人为唱缕金衣。
金缕曲·五日·二十六叠前韵
清·叶绍本
过了樱厨酒。又兰风、吹来暑节,岁如流否。小圃榴红萱草绿,桃印新悬室斗。饷益智、粽粘子九。五色丝穿长命缕,捣丹砂、试验蛇医守。灵符小、戴钗首。朱旗画楫波心走。记凭栏、个人蓦.....
丙寅端阳日对酒写怀二首(其一)
明·苏葵
天涯人值天中节,独泛菖花酒旋添。龙舫尽仍前日竞,鹗羹惟许近臣沾。闲看羸豕愁阴长,静絷腾驹觉日炎。五十七回如梦过,不应憔悴到苍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