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
虎
行
南
山
张
罗
,
北
山
道
阻
。
欲
东
复
西
,
其
如
猛
虎
。
猛
虎
前
致
词
,
锯
牙
旌
其
尾
。
一
日
不
食
人
,
肝
肠
饥
欲
死
。
吁
嗟
此
下
人
,
岂
不
闻
谈
叹
其
声
,
眈
眈
其
视
。
高
堂
为
虎
穴
,
谁
道
探
其
子
。
道
建
驺
虞
,
曾
不
相
似
。
冷
户
无
馀
脂
,
白
骨
无
荣
髓
。
嗟
尔
虎
,
不
食
人
,
人
皆
食
之
矣
。
夺
尔
之
食
,
不
如
与
尔
。
动物
怀古
写实抒情
亲情
道德
赏析
这首《猛虎行》是明代诗人黎遂球创作的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猛虎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首句“南山张罗,北山道阻”,以自然界的景象起笔,暗示了猛虎生存环境的险恶与艰难。接着,“欲东复西,其如猛虎”一句,既描绘了猛虎在恶劣环境中寻找食物的挣扎,也暗喻了人在复杂社会中的生存困境。猛虎的独白部分:“猛虎前致词,锯牙旌其尾。”通过猛虎的自我描述,展现了其凶猛的形象和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日不食人,肝肠饥欲死。”则揭示了猛虎在食物稀缺时的极度痛苦,以及对人类的依赖与恐惧。“吁嗟此下人,岂不闻谈叹其声,眈眈其视。”这一段将猛虎与人类进行对比,指出人类在面对困难时的贪婪与残忍,与猛虎的生存哲学形成鲜明对照。“高堂为虎穴,谁道探其子。”通过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对弱者的剥削与压迫,而这种行为与保护弱小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最后,“道建驺虞,曾不相似。”引用驺虞(传说中的仁兽)的故事,表达了对真正仁慈与和谐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对现实社会的残酷进行了批判。“冷户无馀脂,白骨无荣髓。”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悲惨,与上层社会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嗟尔虎,不食人,人皆食之矣。夺尔之食,不如与尔。”诗人在此呼吁,应当改变对弱势群体的对待方式,不应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而应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帮助。整首诗通过猛虎这一形象,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人性善良的追求。
黎遂球
592首
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诞第二孙再用韵(其一)
明·严嵩
又传熊梦符新兆,更藉犀钱续旧欢。身事总知堪付子,老年因叹未休官。棠留锦水祥源远,桃熟丹丘福果完。为谢少陵歌抱送,新诗都下尽传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