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
写景秋夜
抒情
秋节
咏物大雁
场景空庭夜景

赏析

这首《捣练子·秋夜》描绘了一幅秋夜捣练图景,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首先,“新雁唳,叶纷飞”两句,以雁鸣和落叶的动态景象开篇,营造出秋天特有的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新雁的啼叫,仿佛在诉说着迁徙的辛劳与对远方的向往;纷飞的落叶,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接着,“砧杵声催露湿衣”一句,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意境。捣练子是古代妇女在秋季为冬季准备衣物时常用的一种工具,其敲击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催促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劳作的艰辛。同时,这声音又使得露水沾湿了衣物,既体现了劳动的辛苦,也增添了几分秋夜的湿润与凉意。“独坐空庭更漏永,一天明月散清辉”则是全词情感的集中点。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庭院中,时间仿佛凝固,只有滴答的更漏声陪伴。此时,一轮明月高悬天际,洒下一片清冷的光辉,既照亮了四周,也映照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深沉。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美丽,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思考。综上所述,《捣练子·秋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季节特色与情感深度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