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游
云
谷
久
不
到
云
谷
,
扶
筇
得
再
攀
。
榕
叶
暗
三
径
,
荔
花
开
半
山
。
青
春
兼
客
渡
,
黄
鸟
并
人
閒
。
输
却
林
僧
懒
,
钟
声
始
出
关
。
写景
写山
写花
荔枝
抒情
赞美
地点
云谷
季节
夏天
情感
悠闲
林间生活
自然
人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云谷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首句“久不到云谷,扶筇得再攀”表达了诗人对云谷的怀念与渴望,通过“扶筇”这一动作,既展现了山路的崎岖,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接着,“榕叶暗三径,荔花开半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暗”与“开”、“三径”与“半山”,生动地描绘了云谷中榕树茂密、荔花盛开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青春兼客渡,黄鸟并人閒”则进一步渲染了云谷的宁静与和谐。春光与渡船的结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节奏。黄鸟与人的悠闲并存,更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输却林僧懒,钟声始出关”以“林僧”的“懒”与“钟声”的响起形成对比,一方面表现了僧人的闲适与超然,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规律。钟声的响起,仿佛是大自然与人间的连接,提醒着人们珍惜当下,感悟生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谷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