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岳
阳
楼
片
帆
西
溯
大
江
流
,
五
月
南
风
过
岳
州
。
吴
楚
寻
常
多
巨
浸
,
东
南
形
胜
有
斯
楼
。
百
年
共
老
人
间
世
,
一
代
谁
先
天
下
忧
。
顾
我
登
高
尚
能
赋
,
不
堪
重
起
望
乡
愁
。
写景抒情
怀古思乡
山水
忧国忧民
夏季
五月
怀旧
赏析
这首明代童冀所作的《登岳阳楼》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岳阳楼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首联“片帆西溯大江流,五月南风过岳州”,以“片帆”与“大江流”构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江面的辽阔与航行的艰难。五月南风的季节特征,增添了诗的季节感,同时也预示着南方的温暖与生机。岳州作为过渡点,既连接了长江的壮丽,也预示了接下来景象的变化。颔联“吴楚寻常多巨浸,东南形胜有斯楼”,将视角从广阔的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景观。吴楚之地,自古以来便是水网密布,常有浩瀚的水域。而岳阳楼作为东南地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场所。这里“形胜”二字,既指地理形势优越,也暗含着文化与历史的积淀。颈联“百年共老人间世,一代谁先天下忧”,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感叹于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时代,谁能率先为国家的未来担忧。尾联“顾我登高尚能赋,不堪重起望乡愁”,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虽能赋诗言志,却难以承受再次引发思乡之情的痛苦。这一句既是对自身情感的深刻揭示,也是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
猜您喜欢
观蜀鹃啼剧有感(其二)
明末清初·吴伟业
江关萧瑟片帆留,策马俄成万里游。失计未能全爱子,端居何用觅封侯。云山已断中宵梦,弦管犹开旧日楼。二月东风吹水调,鹡鸰原上使人愁。
戏调浦进士(其一)
明·孙继皋
朱阁层层绮户开,今时碧玉号多才。相逢乍问郎年少,几度章台折柳来。
浪淘沙
明·顾同应
生小教人怜,娇擘瑶笺,春来独自在窗前。谢女帘栊飞柳絮,秀句先传。香梦逗春烟,一晌留连,吟情多半为花牵。还忆从郎徵险韵,谱入冰弦。
宿福智精舍怀南邻张羽来仪
明·姚广孝
我客怅无依,君居欣在迩。清谈夕散归,独卧松轩里。露香槛前桂,月色池上水。怀尔正沉沉,不知暮钟起。
答士宜(其二)
宋·张埴
书生何饰结天知,忽放晴光渺四涯。一片归心湖草外,轻风摇艇自吟诗。
病中次杨师文见寄韵二首(其二)
明·孙绪
长铗床头半欲尘,笑谈去岁忆兹辰。碧山百感雨风夜,沧海几年萍梗身。渴爱江梅凭驿使,兴随沅芷怨骚人。何当一醉仙茅酒,共卧林亭绿草茵。
同李非夏湖山眺望(其一)
明末清初·恽格
春愁正满落花天,不见王孙又几年。添得湖山今日泪,玉箫吹断鹧鸪烟。
浪淘沙·七月初六日感旧作
清末近现代初·何振岱
眉月泻秋光。影落银塘。芙蓉空自断人肠。那有藕丝牵到底,开后都忘。黯淡旧红裳。梦杳烟茫。阿谁此日记壶觞。独有闲鸥怜故水,冷处思量。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