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事
近
·
九
日
登
平
山
和
王
帅
干
应
奎
素
壁
走
龙
蛇
,
难
觅
醉
翁
真
迹
。
惟
有
断
岗
衰
草
,
是
几
番
经
历
。
紫
萸
黄
菊
又
西
风
,
同
作
携
壶
客
。
清
兴
未
阑
归
去
,
负
晴
空
明
月
。
写景
秋节
写花
菊花
重阳节
写山
抒情
秋节
重阳节
情感
友情
地点
平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游之景。开篇“素壁走龙蛇”、“难觅醉翁真迹”,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自己寻找古人遗迹却又无法找到真实踪迹的无奈情怀,同时也展示了大自然中生灵勃勃、变化莫测的一面。接下来的“惟有断岗衰草,是几番经历”,则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感慨于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至于“紫萸黄菊又西风,同作携壶客”,这里的“紫萸”、“黄菊”都是秋天特有的花卉,而“西风”则常被用来形容秋日的凉爽,诗人与友人携带酒壶一同享受这美好的季节。末了的“清兴未阑归去,负晴空明月”,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尽情享乐,直到夕阳将落、明月初升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游历生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同时,这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