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门
田
家
十
咏
(
其
八
)
田
家
少
妇
最
风
流
,
白
角
冠
儿
皂
盖
头
。
笑
问
傍
人
披
得
称
,
已
遮
日
色
又
遮
羞
。
田园
闺怨
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田间劳作的少妇形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出她的活泼与风趣。"田家少妇最风流",开篇即以“风流”二字点明了这位少妇的个性特点,她不仅勤劳,还带着几分俏皮和不拘小节的气质。接着,“白角冠儿皂盖头”,通过服饰的描写,展现了这位少妇的装束特色。白角冠儿,可能是指一种装饰性的头饰,而“皂盖头”则可能是黑色的头巾或帽子,这样的装扮既符合农耕生活的实际需要,也体现了她的朴实与自然。“笑问傍人披得称”,这一句通过动作和语言的描绘,展现了少妇与周围人的互动,她笑着询问旁人自己所披戴的衣物是否合适,这种轻松愉快的交流方式,进一步凸显了她的开朗性格和亲和力。最后,“已遮日色又遮羞”,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双关手法,一方面指少妇的衣物能够遮挡阳光,保护自己免受烈日之苦;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她在劳动中的自然姿态,即使是在遮挡阳光时,也不失为一种自然的羞涩表现。这不仅体现了她对日常生活的适应与智慧,也展现了女性在劳动中展现的独特魅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田间少妇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她的勤劳、乐观和自然之美,也反映了宋代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毛珝
83首
有诗名于端平年间,著有《吾竹小稿》一卷,李龚为之作序,比之为唐诗人沈千运,约略可知其人生平风貌。事见宋·李龚《吾竹小稿序》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春归怨·越调
宋·周端臣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燕子不归来,.....
夜游宫(其二)宫词
宋·陆游
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欲写新愁泪溅纸。忆承恩,叹馀生,今至此。蔌蔌灯花坠。问此际、报人何事。咫尺长门过万里。恨君心,似危栏,难久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