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咏物
抒情
冬日景象
活动场景
赐饮庆贺
马匹
忘食
逍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皇权威仪以及对君主赏赐之乐的赞美。“虎士开阊阖,鸡人唱九霄。”开篇即描绘出一幅雄壮的宫廷守卫图,虎士指的是身着虎皮战袍的勇猛卫士,他们在宫门前严阵以待;鸡人则是指守卫的时间到了早晨,即“鸡鸣”之时,而九霄可能指的是皇家宫殿的高大。“云移银阙角,日转玉廊腰。”这两句诗继续描绘宫廷的壮丽景象。银阙角和玉廊腰都是对宫殿的美好形容,云游移、日光照耀在其上,更显得皇家宫殿的辉煌。“帚动川收潦,靴鸣海上潮。”这里则描绘了一幅宴会中的热闹场景。帚动指的是酒席上的杯盘交错,而靴鸣则可能是宴会中乐队的响起,与海上潮汐相呼应,形象地表达了宴会的盛大与欢快。“舞袍沾宿润,拜笏拥残飘。”这两句诗细腻地描绘了宴会中的细节。舞袍沾湿了昨夜的露水,而拜笏则是官员在仪式中使用的一种礼器,拥着它走动,表现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优雅的情态。“赐饮人何乐,归嘶马亦骄。”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君主赏赐的喜悦之情。君王赏酒给臣子,是一种极大的荣幸和恩惠,而归来时,即使是马也似乎因为主人心情舒畅而显得更加雄健。“低徊但忘食,吟咏得逍遥。”最后两句诗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在这场盛宴之后,诗人沉醉于美好之中,不再关注饮食,更是沉浸在对诗的吟咏和对生活的逍遥自得之中。整首诗通过对宫廷宴会的描绘,以及对君主恩赐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皇权的敬畏与臣子的忠诚,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王安石

1765首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您喜欢

越王台
明·法聚
越王台上客登临,范蠡湖头草正新。敌国荒凉吴鹿豕,故宫行在宋君臣。杖藜远塞风烟暮,花木深城雨露春。往事不须悲落日,高歌独立恐伤神。
宾竹室
清·爱新觉罗·弘历
风飒与烟凝,相看总绝胜。高低均致远,疏密自分层。翰墨延嘉客,松梅结古朋。琅玕成实后,惟待下金鹏。
海天跨鹤
明·林鸿
沧溟控东极,滉漾宽扶桑。飘飘鹤上仙,驭气以翱翔。碧落为我盖,丹霞为我裳。放神逐九有,吸气调三光。骖鸾笑嬴陋,策骏嗟穆荒。逍遥大罗天,归来良未央。
芳树篇二首(其一)
明·郑善夫
芳树生广除,苍苍正轮囷。芳树不自芳,拂拂千紫宸。朔风吹树巅,素雪舒其神。今日曷不乐,公堂有嘉宾。把酒对兰楹,欢来不能陈。微言托哀竹,惠心款以伸。
次韵(其二)
宋·韩淲
纸窗平旦欲熹微,数挽颠之任短衣。只恐有诗无落句,雪车冰柱古来稀。
除夕喜雪联句
明·王鏊
忽忽岁云除,纷纷雪仍积。玉楼冻鳞皴,红炉光歘赫。潇潇泻竹声,灿灿映空色。势欲减镫明,威能消酒力。才看拥庭除,斗觉摧屋脊。林风助飘飖,檐溜增淅沥。战陈惊六花,农家验三白。已.....
咏雪依韵和愚公
清末近现代初·夏子麟
一白浑无际,顿教径路微。江头人独钓,驴背与遄飞。银海澄千界,琪花灿四围。絮飘沈复起,盐撒是耶非。鸟觅巢多误,鸿留爪尚稀。荒黎悲转壑,卒岁叹无衣。
画竹
元·吴镇
与可画竹不见竹,东坡作诗忘此诗。高丽老茧冰雪古,戏成岁寒岩壑姿。纷纷苍霰落碧筱,谡谡好风扶旧枝。狰狞头角易变化,细听夜深雷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