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春节
元宵节
抒情
怀旧
冬天
节日
元夜
梅花
场景
思乡
写花
梅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之夜阴晦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逐逐雕鞍趁画轮”,以动态的画面开篇,描绘了人们在元宵佳节中乘着华丽的车马游赏的情景,充满了节日的热闹与欢愉。接着,“年芳乐事一番新”一句,点明了时间的更迭与生活的美好,暗示了每一次节日都是新的开始。“芙蓉城暖东风夜,杨柳楼深笑语春”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城市比作温暖的芙蓉城,春风拂过,杨柳轻摇,仿佛是春天的笑声,生动地描绘了春夜的生机与活力。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映射出人们内心的喜悦与希望。然而,好景不长,“两鬓愁添新白雪,十年梦到软红尘”两句转折,表达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感慨。白发的增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十年的梦,或许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也可能是在繁华世界中的迷茫与追寻。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复杂性。最后,“空庭不见梅花月,寂莫春阴最恼人”两句,以空旷的庭院和不见梅花的月夜,营造了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氛围。梅花月,本是冬末春初的美景,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孤独与寂寞的象征。春阴的天气,更是加重了这种情绪,让人感到格外的烦恼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元夜阴晦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时光、梦想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了金代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生活、命运的思考与感悟。

刘勋

14首
初名讷,字辩老,客居济南。生卒年均,约金世宗大定中,至哀宗天兴初之间在世,年五十余岁。与其兄汉老俱工诗。幼随官,居济南二十余年。后南渡居陈,数与刘从益相唱和。为人俊爽滑稽,每尊俎间,一谈一笑可喜。连举终不第。陈为元兵所陷,勋遂被难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浪淘沙·鸣鸾路访南唐御道
清·黄燮清
柳外旧鸣珂。艳迹消磨。家山游戏换笙歌。断送南朝烟月里,天子愁多。辇道更谁过。山影颦蛾。梦中亭子问红罗。落尽梅花人不管,无奈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