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美
人
(
其
一
)
去
年
寒
食
初
相
见
。
花
上
双
飞
燕
。
今
年
寒
食
又
花
开
。
垂
下
重
帘
不
许
、
燕
归
来
。
隔
帘
听
燕
呢
喃
语
。
似
说
相
思
苦
。
东
君
都
不
管
闲
愁
。
一
任
落
花
飞
絮
、
两
悠
悠
。
节日
爱情
写花
春天
怀旧
落花
情感
闺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相思之情,诗人通过对寒食时节的花和燕子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光和往昔美好时刻的怀念。首句“去年寒食初相见”设定了故事背景,是一个回忆起点。在这之后,“花上双飞燕”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燕子在花间穿梭,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纯净。然而时间流转至今年,寒食时节再次到来,但诗人却选择“垂下重帘不许、燕归来”,这不仅是对外界的拒绝,也是对内心深处相思之痛的逃避。诗人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封闭和复杂。“隔帘听燕呢喃语”表明诗人虽然身体上的距离与世间隔绝,但精神上依旧在倾听着燕子的呢喃,这些声音似乎在诉说着相思的苦楚。这里,燕子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似说相思苦”这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真实情感,是对相思之痛的直接表达。这份相思,不被任何力量所治愈,“东君都不管闲愁”,即便是自然界的主宰,也无法解救这种世俗的情感困扰。“一任落花飞絮、两悠悠”则描绘了一种无奈和放纵,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美好事物化为泡影,而内心的忧伤却久久不能平复。这里,“落花飞絮”象征着时光易逝、“两悠悠”则是诗人情感世界中的一种迷茫和无尽的延续。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相思之痛的深切体验。这种将内心情感与外部景物紧密结合的表达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艺术特色。
猜您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百字令·海棠
清·杨继端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欲系好春无气力,.....
春日
清·卢德仪
绣包无事且徘徊,庭院沈沈长绿苔。一桁垂帘春昼永,桃花如雪燕飞来。
丑奴儿·春情
清·沈榛
芳菲落尽春将暮,片片飞红。穿透帘栊。几度莺声向晓风。雕栏徒倚情无极,睡眼朦胧。暗锁眉峰。撩乱晴丝拂槛慵。
临江仙·除夕狱中寄忆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逞风花草太无因。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孤鸾·闺忆
清·佟世南
孤鸾惊见。叹黛妒愁眉,粉悲瘦面。凝立墙头,分付一年春怨。懊恨东君相促,把韶华、尽归莺燕。况复轻帆别后,有许多肠断。更那堪芳信天涯远。纵梦到江南,一霎还转。淮水春来涨,抵相.....
减字木兰花
宋·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