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
奴
娇
(
其
四
)
寻
幽
览
胜
,
凭
危
栏
、
极
目
风
烟
平
楚
。
自
笑
飘
零
惊
岁
晚
,
欲
挂
衣
冠
神
武
。
芳
甸
时
巡
,
醉
乡
日
化
,
庭
实
名
花
旅
。
阆
风
蓬
顶
,
自
来
不
见
烽
戍
。
宴
罢
玉
宇
琼
楼
,
醉
中
都
忘
却
,
瑶
池
归
路
。
俯
瞰
尘
寰
千
万
落
,
渺
渺
峰
端
栖
雾
。
群
玉
图
书
,
广
寒
宫
殿
,
一
一
经
行
处
。
相
羊
物
外
,
旷
怀
高
视
千
古
。
写景
怀古
抒情
秋节
赞颂
名胜
山水
田园
离别
悼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生活状态。开篇“寻幽览胜,凭危栏、极目风烟平楚”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以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俯瞰尘寰,寻找心中的理想之地。紧接着“自笑飘零惊岁晚,欲挂衣冠神武”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年华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所追求的高洁品格的自信。中间部分“芳甸时巡,醉乡日化,庭实名花旅”写出了诗人在美好自然环境中的游历之乐,这里的“醉乡”不仅是对美景的沉醉,也隐含着对尘世的超脱。接着“阆风蓬顶,自来不见烽戍”则表明诗人已远离尘嚣,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在。后半部分“宴罢玉宇琼楼,醉中都忘却,瑶池归路”描绘了一个宴席结束后的场景,诗人在美酒的陶醉中似乎忘记了世间的一切烦恼,只留下对瑶池之旅的回忆。“俯瞰尘寰千万落,渺渺峰端栖雾”则再次强调了诗人超然物外的视角与心境。最后“群玉图书,广寒宫殿,一一经行处。相羊物外,旷怀高视千古”中,“群玉图书”可能指的是对美好事物的记录和回味,而“广寒宫殿”则可能是对某种精神境界或理想空间的描绘。结尾两句则强调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那些高洁灵魂的怀念,以及自己对于永恒不朽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自由和精神超脱的向往,是一首具有深邃意境和哲理思考的作品。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