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
枝
(
其
四
)
浪
淘
沙
驿
骑
走
红
尘
。
一
笑
华
清
。
炎
方
何
用
献
朱
樱
。
天
宝
梨
园
新
度
曲
,
小
部
音
声
。
鼙
鼓
动
西
京
。
妃
子
心
惊
。
梨
花
魂
断
不
胜
情
。
翠
袖
红
缯
俱
是
梦
,
水
绿
山
青
。
写物
咏物
荔枝赞歌
怀古抒情
夏日写景
宫怨
情感表达
赏析
这首《荔枝(其四)浪淘沙》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荔枝与历史人物杨贵妃之间的关联,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澜。“驿骑走红尘”,开篇即以“红尘”二字渲染出荔枝运输过程中的繁忙景象,暗示了荔枝作为贡品的珍贵与急迫。接着,“一笑华清”一句,巧妙地将荔枝与华清宫联系起来,华清宫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发生地,这里的“一笑”不仅指杨贵妃的笑颜,也暗含了她对荔枝的喜爱与期待。“炎方何用献朱樱”,通过对比,强调了荔枝的独特地位。在炎热的地方,人们通常会以朱樱(樱桃)作为夏日解暑之物,而荔枝却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进献给皇室的珍品。这一句既赞美了荔枝的美味,也暗示了它在古代宫廷中的特殊地位。“天宝梨园新度曲,小部音声”,进一步将荔枝与艺术文化相联结。天宝年间,梨园是唐玄宗设立的皇家音乐学院,这里不仅有新曲的创作与演出,也是艺术与文化的汇聚之地。通过“小部音声”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荔枝与艺术之美联系起来,暗示了荔枝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文化与艺术的象征。“鼙鼓动西京,妃子心惊”,这一句直接引用了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通过“鼙鼓”和“西京”的形象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紧张气氛。杨贵妃作为唐玄宗的宠妃,在这场动荡中自然心生恐惧,这不仅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也加深了荔枝与悲剧命运的联系。“梨花魂断不胜情,翠袖红缯俱是梦,水绿山青”,最后四句,诗人以梨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同时,通过“翠袖红缯”的比喻,将荔枝与杨贵妃的服饰相联系,进一步强化了两者之间的关联。尽管“水绿山青”,自然依旧美丽,但人事已非,昔日的繁华与爱情已成过往云烟,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与感慨。综上所述,《荔枝(其四)浪淘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不仅描绘了荔枝的美味与历史背景,更深刻地探讨了时间、爱情与命运的主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桂之树
清·郑珍
桂之树,树在僦宅前。三株离立各合抱,一株踞右独茂圆。其后大冢京兆阡,其前壁下蒋家田。乐安溪水绕田过,清浅可厉无桥船。年年负担指南走,次次涉此求涂便。丁酉以还食于郡,八十里.....
美人买铁马
明·陈荐夫
明珠莹玉垂垂结,八角流苏响凄切。风前双桂玳梁高,自有宫商按成节。初闻鸣佩委清都,又似飞泉点玉壶。征人晓泪霜天尽,怨女秋魂夜月孤。东邻窃听疑璚玖,琮琤握在良工手。少妇帷中溢.....
望江南/忆江南(其四)
明末清初·龚鼎孳
苔影绿,宫雨长槐芽。双燕也知翻玉树,一杯还许泛流霞。醉处且为家。榴蕊艳,狂眼绛云遮。系梦管箫新殿脚,恼人风露旧宣华。明日恨先赊。
桃花石枕歌赠康从事
唐·皎然
卞山幽石产奇璞,荆人至死采不著。何人琢枕持赠君,片片桃花开未落。剑工见兮可为剑,玉工辨兮知非石。至宝繇来览者稀,今君独鉴应欲惜。何辞售与章天真,幸得提携近玉人。可中弃置君.....
子夜歌·中实见示红桥笛语,谱此继声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碍歌尘、绮苏半面,隔断一帘香雾。恁六代、琼枝抛散,尚有荡愁烟橹。桥黯欹虹,笛残邀月,剩曲君能谱。乍艳魄、飞入江南,底事丁帘路窄,不容悉驻。琼窗密、凉飔夕罥,撇下棋声都误。.....
柳枝词十三首(其四)
宋·司马光
属车隐隐远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杨花都不知人意,故入长门宫里来。
金明池·茉莉
清·顾贞观
韵绝迎秋,香空却暑,抹尽人间多丽。正倦起、阑汤初浴,乍散发、未胜簪髻。浥清泠、洒遍琼枝,便相将对宿,蕊珠宫里。早素月流光,雪衣眠醒,教念鬘华新偈。织女缟妆来下矣,伴萼绿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