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写山
抒情
微雨
松树
鸟鸣
半醉半醒
玉兰花香
田园
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居生活场景。首句“云边松影挂斜阳”,以“云边”、“松影”、“斜阳”三个意象,勾勒出一幅夕阳西下,松林间光影交错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次句“上下禽声到竹床”,通过“禽声”与“竹床”的结合,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居住环境的幽静与和谐。第三句“半醉半醒开斗帐”,巧妙地运用“半醉半醒”来形容主人公的状态,既表现了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又暗示了一种略带朦胧的美感。最后一句“微风吹送玉兰香”,以“微风”和“玉兰香”为载体,将嗅觉与触觉相结合,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清新与芬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和顾非熊先生题茅山处士闲居
唐·储嗣宗
归耕地肺绝尘喧,匣里青萍未报恩。浊酒自怜终日醉,古风时得野人言。鸟啼碧树闲临水,花满青山静掩门。唯有阶前芳草色,年年惆怅忆王孙。
山居二首(其二)
宋·饶节
门拥深深草,溪明衮衮沙。冷烟浮菜甲,小雨荐茅牙。老兴元无系,春工竟自华。邻翁却相可,步屧过渠家。
拟归田园(其一)
宋·张九成
朝市良可厌,不如归故山。故山山色好,别来知几年。威凤翔高冈,神龙潜深渊。黄鹄志千里,皓鹤恋芝田。吾意亦如此,志在山水间。千峰列溪上,修竹满檐前。樵唱归落照,僧钟鸣晓烟。晚.....
自叹
明·杨光溥
自到东山住,柴门尽日扃。三间悬罄室,一卷相牛经。帐覆萝阴翠,茵铺草色青。只因多酒债,赢得屈原醒。
题晓峰
明·胡奎
在山不见山,出山山更好。披衣五更起,山色入门早。空翠落琴床,晴光动林表。自有天地来,万仞青不了。寄言山中人,古今亦昏晓。
题懒庵(其二)
宋·刘子翚
地偏宾至稀,昼静门常掩。深房纸瓦明,宴坐蒲团稳。庭花落未扫,径草繁不剪。林泉倦出游,况乃市朝远。
答景亮二首(其一)
宋·刘跂
门无车马迹,卧榻两閒人。野服风前薄,园蔬雨后新。丝桐叔夜操,香火净名真。斜日穿檐入,悠悠对隙尘。
感怀十七首(其二)
明末清初·陈恭尹
密云自西郊,良苗望膏泽。长虹久不散,小雨滋蟊贼。日月煎本根,青黄变生色。结发为老农,终年不一穫。高门纵杯酒,大笑糟糠客。感念愚公言,子孙世其力。努力饰镃基,春明候南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