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
食
蓬
枢
还
老
圃
,
藿
食
远
膏
芗
。
小
摘
中
园
里
,
薄
采
南
涧
傍
。
终
葵
紫
含
露
,
蘘
荷
白
负
霜
。
煠
作
金
钗
色
,
齐
为
玉
箸
长
。
既
饱
琅
玕
腹
,
亦
充
沆
瀣
肠
。
螬
井
甘
三
咽
,
蚁
丘
愁
五
浆
。
笼
飧
讵
堪
享
,
钩
饵
宁
可
尝
。
愿
言
从
沮
溺
,
从
此
谢
金
张
。
田园
抒情
励志
原因:
赏析
这首明代杨慎的《蔬食》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首句“蓬枢还老圃”,以蓬草比喻自己回归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接下来,“藿食远膏芗”一句,藿食即豆叶,远膏芗指远离油腻的荤腥,展现了诗人对素食的喜爱和对世俗奢华的疏离。“小摘中园里,薄采南涧傍”写诗人亲自在菜园采摘蔬菜,体现了躬耕的乐趣和对自然的珍视。接着,诗人通过“终葵紫含露,蘘荷白负霜”描绘了蔬菜的生机与清新,形象生动。“煠作金钗色,齐为玉箸长”运用比喻,形容蔬菜烹煮后的诱人色泽,暗示其美味。诗人强调蔬食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滋养身体:“既饱琅玕腹,亦充沆瀣肠”,琅玕比喻洁白的蔬菜,沆瀣则指甘露,表达蔬食的营养丰富。“螬井甘三咽,蚁丘愁五浆”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蔬食的深情,如同蝼蛄吸食井水般满足,蚂蚁面对丰富的浆液也显得忧虑,寓言般的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蔬食的深深喜爱。最后两句“笼飧讵堪享,钩饵宁可尝”,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不屑,宁愿过简朴生活,不愿追求权贵的宴饮。“愿言从沮溺,从此谢金张”以古代隐士沮溺自比,决定远离世俗的繁华,专心于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浮华的超脱。
杨慎
1519首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