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写景
春景
乱离情感
战争
城市景象
咏春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卷,金碧辉煌的岸边与繁花似锦的春丛相映生辉,红白花朵在烟雨中竞相绽放,如诗如画。然而,诗人的心境却与这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他感叹时局动荡,世事如梦,眼前的一切繁华都似乎被战争的尘埃所笼罩。"今日乱离俱是梦"表达了他对战乱带来的离乱景象的深深哀伤,而"六街尘起鼓冬冬"则以鼓声的回荡象征着战乱的逼近和生活的不安。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怀,展现了明朝杨慎对于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杨慎

1519首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猜您喜欢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杂兴五首(其二)
元·陈肃
长安有高第,云是金张家。朱门映绿水,弱柳啼春鸦。晓合列侯马,暮多名主车。可怜歌舞月,空照玉梁斜。
寄丁韵琴
清·周光祖
百里相望感索居,夏侯丝竹近何如?绿杨画舫春携酒,红烛风帘夜校书。结客谊高贫贱日,苦吟身老战争余。何家自是耽通隐,不效兴公赋《遂初》。
驻潮阳第七十二
宋·文天祥
寒城朝烟淡,江沫拥春沙。群盗乱豺虎,回首白日斜。
甲寅闽变,永嘉令马公琾与温处道陈公丹赤同时殉难,今春马公子观察君陈情行在,特锡恩谥忠勤,敬赋一章以纪其盛
清·沈元沧
一官迢递到岩疆,闽海烽烟正扰攘。此日陈豨终负汉,同时南八自忠唐。三年乱定闻家祭,两字名尊慰国殇。庙社灵旗应俨在,清魂千古恋桐乡。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唐·杜甫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叹我悽悽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莫。潇湘水国傍.....
近无西耗
唐·李敬方
远戎兵压境,迁客泪横襟。烽候惊春塞,缧囚困越吟。自怜牛马走,未识犬羊心。一月无消息,西看日又沈。
江岭杂诗自豫章上虔南十首(其四)
明末清初·彭孙贻
石涧黄沙地,春来旧战场。树稀烽堠出,草贯薜萝长。山鬼窥渔火,江鸥印渚霜。停舟问离乱,处处诉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