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便
抒情田园
励志哲理
民谣
亲情情感
农民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枝蔚的《自邑中归田作(其二)》,表达了作者回归田园生活的满足与乐趣,以及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现实的反思。首句“驱车当得路,凿井当得泉”寓意人生选择应顺应自然,如同驾车走适合的道路,凿井得到甘甜的泉水。接下来,诗人自称“东皋氓”,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身份认同。“小心事农父,农父谓我贤”描绘了诗人谦虚地向农夫学习,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尊重。农夫传授耕种之法,让诗人感到知识和实践的统一。“节序荷相存,乾糇未有愆”则表示诗人遵循时节规律,生活简单但充实,没有违背自然法则。诗人进一步认识到,除了诗书之外,农耕生活中的礼法也是值得尊重的。“此中无羞辱,聊用乐天年”表达了在田园生活中找到的自在与快乐,没有官场的羞辱,可以安享天伦之乐。然而,“奈何催租吏,箕踞柴门前”的场景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公,官差的粗暴催租让诗人感到无奈。面对这种不公,诗人宁愿选择“野人苦低头,不如对简编”,宁愿沉浸在书籍之中,也不愿屈服于权势。最后,诗人以颜渊为例,表明即使生活在简陋环境中,也能坚守内心,追求精神的富足。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独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