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
泊
(
其
二
)
江
静
雨
初
收
,
湖
光
滑
似
油
。
岸
如
随
棹
转
,
山
欲
趁
波
流
。
牵
兴
多
浮
荇
,
忘
机
足
野
鸥
。
夜
闻
渔
父
笛
,
欲
破
一
天
秋
。
写景
山水
秋天
夜景
渔船
野景
心情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江面景象。首句“江静雨初收”点明了环境的平和与清新,雨后的江面在静谧中透露出一种洗尽铅华的美。接着,“湖光滑似油”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水面的平滑与光泽,仿佛涂上了一层油,细腻而光亮。“岸如随棹转,山欲趁波流”两句,通过动态的描述,赋予静态的景物以生命力。岸边的景物似乎随着船桨的划动而旋转,远处的山峦也仿佛想要追赶着波浪流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牵兴多浮荇,忘机足野鸥”则进一步描绘了江面上的生物活动。浮萍在水中飘荡,激发了诗人的情感;而野鸥在江边自由自在地飞翔,它们的悠闲自得,让诗人感到心灵的解脱与宁静。这两句通过动物的活动,衬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向往。最后,“夜闻渔父笛,欲破一天秋”以夜色中的笛声结束全诗。笛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似乎预示着新的开始或某种情感的释放。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面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充满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哲思。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