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
天
行
乘
赤
雾
,
鞭
鸾
辙
。
路
逢
王
子
晋
,
玉
箫
已
吹
折
。
织
女
弄
机
丝
,
馀
纬
烂
霄
阙
。
下
土
虮
虱
民
,
误
唤
作
雌
霓
。
张
翁
老
且
耄
,
举
止
多
媟
亵
。
侍
仙
三
万
年
,
不
曾
见
隆
准
。
真
人
多
窜
左
,
天
狐
惨
馀
孽
。
羲
御
失
长
鞭
,
牵
牛
叹
河
竭
。
写物
图景
感叹时世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升天行》,以奇特的想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升天旅程的图景。诗人乘坐赤雾驾驭鸾车,路上偶遇传说中的王子晋,暗示了仙人与神话的交融。织女在天宫纺织,她的残余经纬照亮了天空,而人间百姓误以为那是雌霓,反映出人间与仙境的对比。接着,诗人提到张翁老迈,举止轻浮,与仙人的严肃形成反差,暗示出人间的世俗与仙界的超然。他侍奉仙人三万年,却未曾见过有高鼻梁的真人,暗指仙界的真实面貌并非世人所想象。最后,诗人借羲皇驾驭太阳车的神话,表达对天道无常、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牵牛星因河水分流而叹息的寓言,寓意着人生的无奈和宇宙的沧桑。整体上,《升天行》通过升天的幻想旅程,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