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使
写景抒情
秋日写景
园亭怀古
情感抒发
寄情于友

赏析

此诗《馆中再用前字寄王以明》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对馆中景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首句“閒丹閒碧长秋思”,以“閒”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丹与碧分别代表了秋天的红叶和碧绿的草木,色彩鲜明,引人入胜,同时也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秋日思绪。“水榭风轩分外宜”一句,进一步描绘了馆中的环境,水榭与风轩相得益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样的环境格外适宜休憩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老衲寄书离岳久,田家留语赴斋迟”两句,通过“老衲”这一形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寄书未达,田家之语也未能及时传达,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等待的焦虑。“枫堤壮枕西湖庙,瀼水斜通濯足池”描绘了馆中周围的自然景观,枫树成林,堤岸壮观,西湖庙宇庄严,瀼水蜿蜒,斜通濯足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内心的宁静。“免使韩公嗤粪壤,园亭是处有新诗”最后两句,借用了韩愈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园亭也能成为留下新诗佳作的地方,既是对自身创作的期许,也是对友人才华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文学创作的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