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槿
写景
秋景
坐语
自然景物
树影月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五弟天花馆中品酒赏花的闲适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情感。首句“草草命洼樽”,以简朴的动作开篇,透露出聚会的随意与轻松。接下来,“秋花瘦满盆”一句,以“瘦”字形象地描绘了秋花在寒风中的凋零状态,营造了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诗人接着以“题诗红桕叶,坐语绿槐根”两句,将活动地点置于自然之中,红桕叶上题诗,绿槐根边交谈,既体现了文人的雅趣,也暗示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僧懒迟鸣磬,鸦昏不过村”两句,通过僧人懒散地敲钟和乌鸦在黄昏时分不愿飞离村庄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祥和的环境,同时也暗含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最后,“开帘见树影,月在槿篱门”两句,以月光洒在槿篱门上的景象收尾,不仅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色,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温馨画面,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真谛的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买砚碑(其一)
宋·赵孟坚
凤城凉雨新秋后,几处朱楼试管弦。有客贳金收古歙,短檠竟夕自摩研。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舟过滕王阁
清·陆初望
游子浩然归故关,浮生不及水云间。长江孤棹飘零酒,古驿斜阳破碎山。梦里慈亲添白发,秋来病妇减朱颜。滕王阁下思风伯,肯借帆风顷刻还。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清河村舍与闻唐二公小酌
明·严嵩
十里清河去未遥,暖烟秋色过枫桥。柳条惊风故零乱,茆屋枕溪还寂寥。谁家砧杵敲寒练,客子风尘换敝貂。乘兴且倾黄菊酒,还家须忆紫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