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石
溪
上
望
穿
石
,
攲
悬
如
瓮
子
。
石
底
望
溪
山
,
山
山
如
镜
里
。
平
平
翠
叠
中
,
一
峰
夭
矫
起
。
淡
与
奇
相
值
,
幽
艳
忽
无
比
。
鬼
斧
凿
天
真
,
刻
意
出
新
诡
。
一
处
幻
玲
珑
,
千
崖
灿
花
蕊
。
虚
空
不
受
云
,
飞
仙
无
停
趾
。
唯
有
地
籁
风
,
终
古
来
游
止
。
时
时
随
落
花
,
飘
渡
秦
人
水
。
写景
山水
咏物
赞美
抒情
怀古
虚空
落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溪流旁的一块奇特石头,其形状独特,宛如倒置的瓮子,底部则映照着周围的山峦,仿佛山峦都沉浸在一面巨大的镜子里。诗人以“平平翠叠中,一峰夭矫起”形容四周翠绿的山峦中,有一座山峰突兀而起,展现出一种生动的对比美。接着,“淡与奇相值,幽艳忽无比”表达了这块石头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以及它所散发出的难以言喻的幽雅与艳丽。诗人进一步赞美这块石头,称其为“鬼斧凿天真,刻意出新诡”,意指这块石头的形成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充满了自然的神秘与创新。“一处幻玲珑,千崖灿花蕊”则将这块石头比作一处迷人的景观,其周围千山万壑如同绽放的花朵,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虚空不受云,飞仙无停趾。唯有地籁风,终古来游止。时时随落花,飘渡秦人水。”这部分描绘了这块石头所在环境的宁静与超脱,无论是天空中的云朵,还是飞过的仙人,都无法停留,只有自然界的风声和随风飘落的花瓣,陪伴着这块石头,见证着时间的流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穿石的独特魅力及其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