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西
悼亡
怀古
情感
人物
风土人情
怀乡情感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名为《丹中与诸上人谈亡友潘雪松事诗以记之》。诗中充满了对故友潘雪松的深情回忆和对其品格的赞美。首联“为向山僧述老狂,这番清泪又沾裳”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怀念,通过向山僧倾诉自己的情感,流露出内心的哀伤。颔联“薄红腮颊秋生腻,湛碧瞳人夜有光”细腻描绘了故友的外貌特征,通过“薄红”、“秋生腻”、“湛碧”、“夜有光”等词语,展现了其温润如玉、神采奕奕的形象。颈联“阮籍一杯浇磊块,徵君千顷泛汪洋”运用典故,将故友比作阮籍和徵君,表达了他对故友才华横溢、胸怀宽广的赞赏。尾联“终年问道忘人我,老去论交绝辈行”则赞扬了故友一生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诗中还提到了故友的文学成就,如“大易传成王弼死”,暗示了故友在学术上的贡献。同时,通过“小桃园就洞仙亡”等诗句,表达了对故友离世的哀痛之情。最后两联“地年京国西州路,动杀羊昙哭几场”则以历史人物羊昙的典故,表达了对故友去世后自己内心深处的哀悼之情,以及对故友精神世界的向往与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故友的回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钓台
宋·李清照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述怀一首
唐·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