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写风
抒情
哲理
情感
友情
自然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名为《和小修扫字》。诗中描绘了一幅禅院清幽、静谧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者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首句“禅客恶花繁”,点明了禅者的性格特点——他们可能对繁复的花朵感到厌倦,更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简朴。接着,“引水植香草”、“迸阶多子篁”、“栖树无凡鸟”等句子,描绘了禅院内植物的生长状态,暗示着禅者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纯净与超脱的生活方式。“碎日摇空庭,波纹如可扫”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庭院中的景象,以及水面波纹的动态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接下来,“鹦鹉与凫鹥,自邻自社保”则进一步强调了禅院内的和谐共生,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各自安享其乐,互不打扰。“客来非习静,偶然合大道”表达了来访者并非为了寻求宁静,而是偶然间与禅者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共鸣,体验到了生活的真谛。最后,“一味出林风,销尽诸尘抱。止酒但止甘,聚朋先聚老”两句,总结了诗的主题,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超脱,以及对生活本质的追求,即使在饮酒聚会时,也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淡泊。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禅院的景致和禅者的生活状态,传达了对简朴、和谐、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纯净的追求。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