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春日生活
事物叙述
抒情寄语
读后感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的《即事和韵》。诗中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古物、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首联“柳下何曾耐小官,青毡缘简且偷安”以柳树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选择退隐,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这里的“小官”象征着官场的束缚,“青毡”和“简”则代表了简朴的生活方式。颔联“空窗净阁销尘眼,时草新花养病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雅致。通过“空窗”、“净阁”、“时草”、“新花”,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暗示诗人通过自然之美来疗愈心灵的疲惫。颈联“庙市客来询古字,粮船僧至饷吴酸”描述了诗人日常生活中与外界的互动。在庙市中,有人询问古字,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僧人带来的吴酸,可能是地方特产,也反映了他与周围人的和谐相处。尾联“密函怪牒閒搜取,钞得仙方寄所欢”则展示了诗人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他从各种神秘的文件中搜集信息,甚至得到了传说中的仙方,并打算将这些珍贵的知识分享给他的朋友,体现了他乐于分享的精神。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文化与友谊的追求,以及他在闲适生活中找到的满足感和乐趣。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石洞门(其二)
宋·刘泾
未逢仙手破天荒,我得披云第一章。它日爱奇思谢客,却须因事忆刘郎。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其七)
清·许传霈
便娟侔朝日,颜华倏忽露。岁月逝水流,羲和不能驻。是非傥可明,得丧奚足顾。天上森宝书,寸心托豪素。相与拔俗人,云车誇远驭。岛屿荣琪葩,无为叹迟暮。寄语畋游者,我将从今去。
用子行韵简周景远应奉
元·任士林
供奉平生酒,中郎绝代书。自便青琐直,未放碧山居。辈行人谁在?行藏意自如。丝纶须世掌,曾识典坟初。
始生之日石子寿我以诗所以相属之意再三甚厚饮其酒歌其诗既至于醉也援笔为十韵报之
宋·郑刚中
五月居山昼清永,槐度微风舞疏影。儿童喜我悬弧辰,洒扫庭除具盘皿。烹凫隽鹄未易办,肴核随时享桃杏。颇当杯杓念吾亲,每岁在旁珠炯炯。今兹坐席小暌异,便觉亲朋欢意冷。远烦浓粉砑.....
和杜子美醉时歌在七级作
明·石宝
独上高楼望宫省,北斗芒寒布袍冷。尊中有酒筵有肉,醉饱翻河濯双足。东北望燕齐,西南连汴宋。君王有道万里清,宝剑匣中长不用。素餐大恐前人嗤,为文更觉无色丝。读书每破千万卷,交.....
六言四首(其三)
宋·陆游
乌有翁边贳酒,无何乡里寻花。把定东风一笑,今年别是生涯。
和王太学见赠(其一)
明·祝允明
水鉴求才事自公,徒令寂寂笑英雄。山斋一枕渊明梦,开眼犹惭七里封。
晓出
明·林大春
冠盖废逢迎,群书恣幽暇。长日苦炎热,还应待凉夜。云胡太郁蒸,小卧浑如炙。起坐月舒光,星言仍夙驾。苍茫启北扉,散步长林下。晓风扑单衣,高枕乃吾舍。舍北有清泉,方塘暗流写。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