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辰
中
秋
后
二
日
礼
德
山
鉴
大
师
塔
偶
成
四
偈
示
同
行
诸
衲
(
其
三
)
电
走
星
流
也
是
迟
,
龙
潭
不
见
是
亲
师
。
而
今
石
塔
牢
龛
取
,
正
是
金
刚
出
世
时
。
禅意哲理
节日
写山
怀古
写技法
赏析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生命、时间以及存在本质的深刻思考。首句“电走星流也是迟”,以电光星火的速度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但即便如此迅疾,也显得缓慢,暗示了时间的相对性和生命的短暂。接着,“龙潭不见是亲师”一句,将“龙潭”视为深邃的生命之源或精神导师,而“不见”则表达了对内在智慧的追寻与探索,即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真理与自我超越的过程。“而今石塔牢龛取”转而描述了一种静止、稳固的状态,石塔象征着坚定的意志和永恒的存在,牢龛则强调了内心的安顿与修行的重要性。这一句似乎在说,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对真理的追求,人们能够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稳定而深刻的境界。最后一句“正是金刚出世时”,以“金刚”比喻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或真理,暗示了在经历了内在的探索与修行之后,个体能够获得一种内在的光明与力量,如同金刚般坚固不摧。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成果的肯定,也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深刻揭示——通过不断的自我超越和内在觉醒,每个人都能达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上的觉醒状态。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宗教象征和人生哲理的巧妙融合,探讨了时间、生命、修行与真理之间的关系,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自我,追求内在的觉醒与超越。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