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秋
看
月
捲
帘
看
明
月
,
月
入
树
林
中
。
为
爱
月
色
好
,
行
过
曲
廊
东
。
皓
然
见
明
月
,
清
辉
照
太
空
。
露
珠
沾
薄
袖
,
唧
唧
閒
秋
虫
。
明
月
不
常
圆
,
我
生
不
常
看
。
少
壮
能
几
时
,
勋
业
何
物
换
。
美
人
各
一
方
,
迢
迢
隔
银
汉
。
世
事
徒
繁
华
,
彩
云
终
易
散
。
独
立
明
月
下
,
搔
首
无
穷
叹
。
山水
田园
独立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在月光下赏月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捲帘看明月,月入树林中”,描绘了诗人推开窗帘,看到月亮从树林中升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为爱月色好,行过曲廊东”,表达了诗人对月色的喜爱,他沿着曲折的走廊向东走去,进一步接近这美丽的月光。“皓然见明月,清辉照太空”,描述了诗人站在明亮的月光下,清冷的光辉洒满天空的景象。随后,“露珠沾薄袖,唧唧閒秋虫”,通过露珠和秋虫的声音,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凉爽和宁静。“明月不常圆,我生不常看”,诗人开始反思人生的短暂与月亮的不恒定性,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少壮能几时,勋业何物换”,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提出“少壮”时光的宝贵以及功名利禄的虚幻。“美人各一方,迢迢隔银汉”,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距离带来的无奈。最后,“世事徒繁华,彩云终易散”,总结了对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深刻理解,强调了人生中的孤独与无常。整首诗以中秋赏月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的描绘、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猜您喜欢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江南
汉·两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