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幕
遮
·
红
蓼
花
照
清
溪
,
明
野
径
。
如
此
秋
光
,
只
在
无
人
境
。
惹
个
蜻
蜓
飞
不
定
。
红
飐
波
心
,
闲
弄
西
风
影
。
隐
盟
鸥
,
牵
断
荇
。
溆
转
汀
回
,
花
底
藏
渔
艇
。
宿
雨
初
收
江
岸
净
。
客
梦
惊
秋
,
烂
漫
斜
阳
冷
。
写景
写花
秋光
西风
地点
江岸
写野径
节气的变化
写花
客梦
秋景
赏析
这首《苏幕遮·红蓼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水乡的宁静画卷。首先,“照清溪,明野径”,开篇即以清溪和明亮的野径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如此秋光,只在无人境”,点明了秋光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静谧与无人打扰,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宁静之美。“惹个蜻蜓飞不定。红飐波心,闲弄西风影”几句,通过蜻蜓的动态与红蓼花的静态形成对比,生动地展现了秋日水面上的生机与和谐。红蓼花在波心轻轻摇曳,仿佛在与微风嬉戏,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隐盟鸥,牵断荇。溆转汀回,花底藏渔艇”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层次感。鸥鸟在远处悠闲地飞翔,荇菜被风吹动,渔艇隐藏在花丛之下,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水乡景象,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最后,“宿雨初收江岸净。客梦惊秋,烂漫斜阳冷”以宿雨初晴、江岸洁净的景象作为结尾,暗示着一天的结束与新的开始。夕阳的余晖虽温暖而灿烂,但“冷”字却巧妙地点出了秋日特有的凉意,给人以深沉的思考空间。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水乡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猜您喜欢
禅月台(其二)
宋·韩淲
寻得残僧上月台,雨云清薄未全开。茶瓯坐久酒杯举,桂树落香黄菊来。
秋雨后偶集小园读五公先生壁诗感忆即步原韵
清·阎中宽
漫向烟霞问子皮,鹖冠栖隐此相宜。每逢高士尊频倒,为赏名花座屡移。夜雨浮筠添翠箨,夕阳寒蝒噪高枝。藤床犹设南窗下,空见龙标壁上诗。
金明池·臬署寒夜展鹃红女史梅花画扇感赋
清·陈维崧
历历残更,沈沈深院,坐冷宫斋桦烛。檐雨滴、人声渐悄,又廊外、茶响将熟。想外边、片片琼英,都解向、红板桥南堆簇。怅何计寻香,无聊展画,小检齐纨零幅。遥忆粉娥调脂盝。恰和泪匀.....
承光殿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金源乔木荫松槐,簇就团圞七宝台。太液秋风窗里挹,西山颢气座间来。墨壶琴荐俱堪抚,阁漏阶签且漫催。馥郁天香飘桂子,此花雅合月中栽。
游楞伽寺
唐·许浑
碧烟秋寺泛潮来,水浸城根古堞摧。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小雨约李克正过池上
明·刘崧
溪南云隔数青峰,别馆秋光也自浓。细雨不嫌沙路湿,明朝池上看芙蓉。
游灵岩
宋·鲜于侁
千峰环郡宇,二水绕城堞。每怜山水佳,况复开岩穴。川流数里近,放棹攀巀嵲。灵岩骇神化,环阴数亩阔。何人营佛祠,栋宇殆天设。前轩瞰溪山,眺听心耳豁。径穿巨石下,碧玉耸高节。涓.....
两绝句(其二)
宋·陈与义
二士相随风满巾,两禅同队景弥新。但得黄花不牢落,莫嫌惊倒岳州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