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蛮
(
其
二
)
有
感
买
春
春
已
无
踪
迹
。
榆
钱
满
地
空
狼
藉
。
不
敢
怨
东
风
。
伤
心
泣
断
红
。
浮
生
浑
若
寄
。
一
霎
荣
枯
异
。
泪
眼
渐
朦
胧
。
醒
来
犹
梦
中
。
写景抒情
春日情感
伤春悲秋
离别情绪
梦
现实
赏析
这首《菩萨蛮(其二)有感》由清代诗人张绉英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悲欢离合。首句“买春春已无踪迹”,开篇即以“买春”这一行为,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去,春天的美好景象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表达了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榆钱满地空狼藉”一句,以榆钱落地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繁华落尽、万物凋零的凄凉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无情、世事无常的主题。“不敢怨东风”,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变迁,内心虽有不甘,却不敢责怪春风,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宿命感。“伤心泣断红”则直接抒发了内心的痛苦与悲伤,红花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令人心痛不已。“浮生浑若寄”,将人生比作漂泊不定的寄居者,强调了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哲理,让人深思。“一霎荣枯异”点明了生命的瞬间变化,从繁盛到衰败,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泪眼渐朦胧,醒来犹梦中。”最后两句以泪眼模糊、恍如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难以分辨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虚幻、短暂的深刻领悟。整首词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悲欢离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之情。
猜您喜欢
脩父知县万里寄诗久未能答午枕梦见之觉而有答
宋·陈起
梦觉疏蝉韵更凄,阑干曲曲柳阴移。吴蚕蜀茧缲千尺,一种愁机两处丝。
夏日昼寝梦游一院阒然无人帘影满堂惟燕蹋筝弦有声觉而闻铁铎风响璆然殆所梦也邪因得绝句
宋·陆游
桐阴清润雨馀天,檐铎摇风破昼眠。梦到画堂人不见,一双轻燕蹴筝弦。
寄题乙斋义官亲家兼柬景弘乡友二首(其一)
明·苏葵
角巾花坞又莲池,处处壶觞处处诗。梦入槐柯真可笑,战残蜗角欲何为。西山薇在何妨老,东海人归想未迟。莫道红尘苦迷恋,此心长傍白云驰。
无题五首(其五)
清·华蘅芳
阑干星斗又黄昏,深夜无聊独掩门。自有卿卿来入梦,谁令仆仆去招魂。铃如系得奚愁虎,剑到飞时总化猿。一笑相逢都会意,人前不必更明言。
捣练子
元末明初·刘基
云淡淡,月娟娟,月色朦胧照不眠。宁是不眠休作梦,梦时欢喜觉时怜。
顺昌县途中用壁间韵感述(其二)
明·区元晋
近市轻烟浮,晨炊日已晏。醒来看黄粱,犹似梦中饮。
送人归南昌(其二)
明·释宗泐
故人多在大江西,欲寄封书懒不题。昨夜东风吹梦断,晓来无赖是莺啼。
醉后
金·史学
观鱼暂觉心差乐,化蝶元来梦亦忙。得似醉中都放下,春风自与百花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