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怀
县
作
诗
二
首
(
其
一
)
南
陆
迎
修
景
,
朱
明
送
末
垂
。
初
伏
启
新
节
,
隆
暑
方
赫
羲
。
朝
想
庆
云
兴
,
夕
迟
白
日
移
。
挥
汗
辞
中
宇
,
登
城
临
清
池
。
凉
飙
自
远
集
,
轻
襟
随
风
吹
。
灵
圃
耀
华
果
,
通
衢
列
高
椅
。
瓜
瓞
蔓
长
苞
,
姜
芋
纷
广
畦
。
稻
栽
肃
芊
芊
,
黍
苗
何
离
离
。
虚
薄
乏
时
用
,
位
微
名
日
卑
。
驱
役
宰
两
邑
,
政
绩
竟
无
施
。
自
我
违
京
辇
,
四
载
迄
于
斯
。
器
非
廊
庙
姿
,
屡
出
固
其
宜
。
徒
怀
越
鸟
志
,
眷
恋
想
南
枝
。
山水田园
怀古
夏天写景
情感思乡
怀物言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末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开篇“南陆迎修景,朱明送末垂”以季节更替为背景,预示着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接着“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点明了夏季的炎热,而“朝想庆云兴,夕迟白日移”则通过想象中的祥云和太阳缓慢移动,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挥汗辞中宇,登城临清池”描述了诗人离开喧嚣的都市,来到清凉的城墙上,面对清澈的池水,寻求心灵的宁静。“凉飙自远集,轻襟随风吹”进一步渲染了清凉之感,仿佛微风从远处带来了一丝凉意,轻轻拂过诗人的衣襟。“灵圃耀华果,通衢列高椅”转而描绘了繁华的市井景象,果实累累,街道上高椅林立,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瓜瓞蔓长苞,姜芋纷广畦”则通过农作物的生长,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稻栽肃芊芊,黍苗何离离”更是将这种生命力推向极致,稻田里一片葱绿,黍苗整齐排列。然而,诗人并未沉浸于自然美景之中,而是反思了自己的处境:“虚薄乏时用,位微名日卑。驱役宰两邑,政绩竟无施。”他意识到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有效治理地方,政绩平平。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京城的怀念和对家乡的眷恋:“自我违京辇,四载迄于斯。器非廊庙姿,屡出固其宜。徒怀越鸟志,眷恋想南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以及对故土的深深思念。
潘岳
24首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他性轻躁,趋于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并为“贾谧二十四友”,潘安为首。孙秀当政,遂夷三族。潘岳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钟嵘《诗品》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王勃《滕王阁序》“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西晋著名文学家。汉族,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鹧鸪天
元·王恽
拾翠仙洲野兴长。尊前一曲杜韦娘。人怜暖日明歌扇,我爱兰英媚国香。供楚佩,笑梅妆。春风着意泛崇光。老怀不到凌波梦,要遣琵琶送一觞。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
唐·刘禹锡
常修清净去繁华,人识王城长者家。案上香烟铺贝叶,佛前灯焰透莲花。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明日若过方丈室,还应问为法来邪。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游洞壑山庄
明·沈鍊
几处山川近世中,向来车马不曾通。今宵揽辔烟霞里,何异神仙驭玉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