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抒情
怀古
山水
夏景
夜景
友情
人生哲理
人生经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湘江边闲居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思。首句“夜清暑雨过”,点明了时间与环境,夜色清凉,刚刚经历了雨水的洗礼,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四壁草虫鸣”一句,以草虫的鸣叫声衬托出夜晚的寂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亲近。“一枕幽人梦,半窗閒月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意境。诗人躺在枕上,似乎进入了梦境,而窗外的月光只照亮了窗户的一半,既表现了月色的柔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这里,“幽人”一词,不仅指诗人自己,也暗含了一种隐逸之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远离尘嚣的心境。接下来的“摧颓宏法志,老大住山情”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追求以及年老后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宏法志”指的是弘扬佛法的愿望,而“老大住山情”则表明了诗人虽已年长,但仍坚守内心的理想,选择在山中度过余生,体现了其坚定的信仰与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最后,“忽忆陈尊宿,编蒲度此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师友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当前生活的反思。通过回忆与思考,诗人或许在寻找心灵的慰藉,或是对人生道路的重新审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与深刻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释德洪

1809首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