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
怀古
写景
思乡
思念
节气和时间

赏析

这首《孤鸾·夜泊江干》是明代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泊江边,酒醉之后的思绪与梦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醉乡堪徙”,开篇即以李白、刘伶等饮酒豪杰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乞得酒泉,我欲移家去矣”,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远离尘嚣、遁入酒乡的渴望。“道遇卢生相揖,又拉入、邯郸枕里”,这里借用了卢生梦中成仙的故事,暗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卢生与诗人相揖,又将其拉入梦中世界,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谓我愁城三匝,到此堪回避”,诗人自认为被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困扰,但在这片酒乡之中,他找到了暂时的避风港。“忽移时画角驱蝴蝶”,在酒醉后的恍惚中,诗人仿佛听到了画角的声音,驱散了周围的蝴蝶,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解脱。“更欲度醉乡,大江阑止”,诗人想要继续在醉乡中寻找自由,但被大江阻隔,暗示着现实的束缚与限制。接着,“猛看江头月,映澈芦花尾”,诗人抬头望见江面上的明月,映照着芦花的倒影,这一景象既美丽又孤独,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回想佳人何处,依旧是、愁城千里”,诗人回想起远方的爱人,却发现自己依旧被困在愁城之中,无法摆脱。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再去苍茫难问,被三闾调戏”,最后,诗人感叹于前路的迷茫与未知,似乎被屈原(三闾)这样的历史人物所戏弄,暗示着诗人对人生道路的不确定性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爱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努力。

董以宁

238首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