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调
歌
头
(
其
五
)
把
酒
对
斜
日
,
无
语
问
西
风
。
胭
脂
何
事
,
都
做
颜
色
染
芙
蓉
。
放
眼
暮
江
千
顷
,
中
有
离
愁
万
斛
,
无
处
落
征
鸿
。
天
在
阑
干
角
,
人
倚
醉
醒
中
。
千
万
里
,
江
南
北
,
浙
西
东
。
吾
生
如
寄
,
尚
想
三
径
菊
花
丛
。
谁
是
中
州
豪
杰
,
借
我
五
湖
舟
楫
,
去
作
钓
鱼
翁
。
故
国
且
回
首
,
此
意
莫
匆
匆
。
山水抒情
怀古情感
思乡之情
秋天的词
借景抒情
人生哲理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杨炎正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其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黄昏落幕时,独自举杯对着倾斜的阳光,心中却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无言叹息。这里的“西风”常常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这两句诗人的情感开始转向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胭脂是一种红色的化妆品,而芙蓉则是荷花的别称,这里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甚至那些美好的记忆都被深深地烙印在心中,就像胭脂染色一样难以磨灭。“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这几句描绘了诗人面对广阔的暮色江景时的心境。诗人用“离愁”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这份愁绪深重而又无处安放,就像夜空中难以捉摸的归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仰望天际时的心境。天边的云彩如同楼台阁阁,而诗人的心灵却处于一种醉生梦死的状态,既有醉意又带着清醒的自知。“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这几句是对广大空间的渲染和想象。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胸襟广阔,他的心思不仅局限于眼前的景色,更扩展到了遥远的地方。“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人将自己的生命比作客居,他依旧怀念那些静谧而美好的时光,如同田园生活中的菊花丛中。“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 这几句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这里的“中州豪杰”指的是那些有抱负的人物,而“五湖舟楫”则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希望能像古代的隐逸们一样,过上一种钓鱼翁的清贫生活。最后两句“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不舍。诗人在这里告诫自己不要急于忘记这份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和他对自然、生活以及故土的深厚感情。
杨炎正
58首
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