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
鲁
木
齐
杂
诗
之
游
览
(
其
八
)
竹
马
如
迎
郭
细
侯
,
山
童
丫
角
啭
清
讴
。
琵
琶
弹
彻
明
妃
曲
,
一
片
红
灯
过
彩
楼
。
写景
抒情
怀古
地点
城市
民间风俗
边塞
季节
秋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乌鲁木齐市井生活的一幕,充满了生动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通过“竹马”、“山童”、“琵琶”、“红灯”等意象,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与和谐的画面。“竹马如迎郭细侯”,以“竹马”这一儿童游戏的道具,形象地展现了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嬉戏的情景,仿佛是迎接远方的客人,充满了童真与欢愉。“山童丫角啭清讴”,进一步描绘了山间孩童的活泼身影,他们头戴小髻,歌声清脆悦耳,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儿童的游戏与歌唱,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充满生活情趣的氛围。“琵琶弹彻明妃曲”,则将视角转向了音乐,通过“琵琶”这一传统乐器,演奏着“明妃曲”,即王昭君的故事,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暗示了历史文化的传承。琵琶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文化色彩。最后,“一片红灯过彩楼”,以“红灯”和“彩楼”作为视觉焦点,描绘了夜晚的热闹景象。红灯点缀其间,彩楼装饰华丽,不仅照亮了夜色,也映照出了人们欢庆的场面。这一句不仅渲染了节日或庆典的气氛,也体现了乌鲁木齐市井生活的繁华与多彩。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乌鲁木齐市井生活的生动画面,既有儿童的天真烂漫,又有音乐的文化韵味,还有夜晚的热闹与繁华,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的画卷。
纪昀
184首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