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写景
友情
写山
酒茶生活

译文

静静地谈论着云鹤的乐趣,与几位贤者举行高雅的聚会。
夜晚,借着弹琴的思绪品味美酒,围着篝火品茗,享受着天边的宁静。
穿着兔皮袍子,膝盖上堆满了温暖,倚着床头的手杖显得特别孤单。
我们都厌倦了狭小的池塘和笼子般的束缚,彼此相望,心怀壮志豪情。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宁静的夜谈图景。首句“静谈云鹤趣”表达了对高洁、超凡事物的兴趣和讨论,而“高会两三贤”则显示出这是一场聚集智者、贤者的雅集。“酒思弹琴夜,茶芳向火天”透露出宴席间的悠闲与享受。酒令人们思绪飘渺,琴声在夜晚回荡,而茶的芬芳伴随着炭火的温暖,与日光相辉映。“兔裘堆膝暖,鸠杖倚床偏”则是对室内陈设的一种描写。兔皮制成的裘衣堆积在膝上取暖,而用鸠鸟羽毛装饰的手杖倚靠在床边,呈现出一种优雅而又不失细节的生活。最后,“各厌池笼窄,相看意浩然”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心灵交流,他们虽各自有所钟爱,但在有限的空间内,却能相视而感受到一份豁达和宽广的心胸。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聚会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雅集时的精神境界与生活趣味。

李群玉

256首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