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题
欲
将
心
腹
问
渔
翁
,
可
住
湘
山
第
几
峰
。
世
远
合
应
披
薜
荔
,
道
存
何
必
怨
芙
蓉
。
难
教
牧
笛
鸣
如
凤
,
谁
把
渔
竿
钓
得
龙
。
极
目
危
楼
千
里
思
,
晓
烟
藏
雨
晚
烟
浓
。
写景抒情
怀古咏物
自然哲理
山水田园
情感思乡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行海所作的《无题》,以渔翁为对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和对世事的感慨。首句“欲将心腹问渔翁”,直接表达出诗人想要向渔者倾诉衷肠的愿望,透露出一种寻求解脱或理解的渴望。“可住湘山第几峰”则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湘山是湖南名胜,选择在此居住,可能寓意着远离尘嚣,寻求宁静。接下来,“世远合应披薜荔,道存何必怨芙蓉”两句,借薜荔和芙蓉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人生道路的看法,认为即使身处偏远,只要坚守道义,就不必过于抱怨外界的不公。“难教牧笛鸣如凤,谁把渔竿钓得龙”运用了象征手法,牧笛如凤鸣,寓意高洁;渔竿钓龙,暗指追求卓越。这两句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才华未被赏识的无奈。最后,“极目危楼千里思,晓烟藏雨晚烟浓”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场景,通过“晓烟藏雨”与“晚烟浓”的对比,渲染出一种深远而迷茫的情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虑。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以渔翁和自然景物为载体,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猜您喜欢
鹧鸪天
元·王恽
拾翠仙洲野兴长。尊前一曲杜韦娘。人怜暖日明歌扇,我爱兰英媚国香。供楚佩,笑梅妆。春风着意泛崇光。老怀不到凌波梦,要遣琵琶送一觞。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游洞壑山庄
明·沈鍊
几处山川近世中,向来车马不曾通。今宵揽辔烟霞里,何异神仙驭玉龙。
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
宋·薛嵎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洪都和胡副郎赴召二首(其一)
明·夏良胜
脚根不避路,到处便为家。醉过十年梦,风抟一望沙。闲情诗入画,生意草方芽。长者须投辖,清清一味茶。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唐·高适
华馆曙沈沈,惟良正在今。用材兼柱石,闻物象高深。更得芝兰地,兼营枳棘林。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勿改安卑节,聊闲理剧心。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
舟中杂感二首(其一)
明末清初·徐倬
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