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念
陶
夫
妇
五
十
双
寿
十
首
(
其
三
)
供
职
计
偕
后
,
刑
曹
赋
式
微
。
似
闻
残
夏
病
,
因
得
早
秋
归
。
风
雨
宵
裁
句
,
湖
山
暇
策
肥
。
翻
因
圉
人
累
,
对
薄
及
圜
扉
。
写景
抒情
秋天
情感
母爱
地点
湖山
悼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念陶夫妇五十双寿的场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的氛围。通过“供职计偕后,刑曹赋式微”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经历了官场的起起伏伏,最终选择了退隐的生活状态。接下来,“似闻残夏病,因得早秋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风雨宵裁句,湖山暇策肥”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宁静夜晚创作诗歌的情景,以及在湖光山色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翻因圉人累,对薄及圜扉”,则暗示了诗人虽然享受着闲适的生活,但内心仍可能有着对过去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某种忧虑或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从忙碌的官场到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