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
杨
东
风
几
日
,
怎
留
人
不
住
,
更
添
金
缕
。
睍
睆
流
莺
,
依
稀
似
欲
迎
人
语
。
侬
心
纵
使
从
君
诉
。
奈
飞
燕
、
雕
梁
娇
妒
。
傍
长
堤
、
一
碧
无
情
,
任
玉
骢
嘶
去
。
凄
楚
连
宵
苦
雨
。
竟
沾
水
渍
泥
,
不
堪
重
顾
。
鬓
已
如
丝
,
笛
中
偏
惹
闲
情
绪
。
柔
枝
婀
娜
谁
攀
折
,
但
赢
得
、
离
愁
几
许
。
年
年
踠
地
青
青
,
休
怨
汝
。
写景
抒情
离别
咏物
情感
春景
柳树
闺怨
忧思
赏析
这首清代庄棫的《垂杨》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图景。开篇"东风几日,怎留人不住,更添金缕",以东风象征春意,表达离别之人的不舍与无奈,金缕则暗示了柳絮纷飞的场景。接下来,"睍睆流莺,依稀似欲迎人语",通过流莺的鸣叫仿佛在挽留,进一步渲染离别的伤感。"侬心纵使从君诉。奈飞燕、雕梁娇妒",诗人借飞燕和雕梁的娇妒,暗示了自己的孤独与被忽视,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傍长堤、一碧无情,任玉骢嘶去",长堤、碧波与马的嘶鸣,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凸显离别之痛。下片转而写雨后情景,"凄楚连宵苦雨。竟沾水渍泥,不堪重顾",苦雨增添了离别的凄凉,主人公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过去的回忆交织在一起。"鬓已如丝,笛中偏惹闲情绪",诗人感叹岁月流逝,自己愁绪满怀,无人理解。最后,"柔枝婀娜谁攀折,但赢得、离愁几许",借无人攀折的垂杨,寓言自己的孤独和无尽的离愁。"年年踠地青青,休怨汝",诗人劝慰垂杨,其实也是自我宽慰,告诉自己不必过于自责,因为离别是自然规律,生活还将继续。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离别之苦与人生的无奈。
庄棫
137首
庄棫(1830——1878),字中白,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号东庄,又号蒿庵。丹徒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棫自序谓:“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足见其词学渊源所自。与谭献齐名。朱孝臧合题二家词集云:“皋文说,沆瀣得庄、谭。感遇霜飞怜镜子,会心衣润费炉烟,妙不著言诠。”(《彊村语业》卷三)据此,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后劲也。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又号蒿庵。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