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湾
竹
枝
词
(
其
十
一
)
肩
披
鬓
发
耳
垂
珰
,
粉
面
红
唇
似
女
郎
。
马
祖
宫
前
锣
鼓
闹
,
侏
离
唱
出
下
南
腔
。
地点
民俗
赏析
这首《台湾竹枝词(其十一)》由清代诗人郁永河所作,描绘了台湾民间的风俗场景,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肩披鬓发耳垂珰,粉面红唇似女郎。”这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女子的形象,她头戴饰品,面容娇美,仿佛是位青春少女。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台湾女性的美丽与风情。“马祖宫前锣鼓闹,侏离唱出下南腔。”这两句则转向了热闹的场景。在马祖宫前,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队侏离(可能指的是台湾原住民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正在演唱着独特的下南腔调。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台湾民间节日或庆典中的欢腾气氛,以及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与交流。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捕捉了台湾地方文化的独特风貌,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活力与色彩的台湾民间生活中,感受到了浓厚的地方风情与人文气息。
猜您喜欢
课儿联(其六一五)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
麻鞋行市上;皀帽老辽东。
由豫省回銮渡孟津
清·玄烨
遥望嵩峰欲逼天,太行绵亘洛阳川。金明池畔无烽火,醉白堂前起玉烟。千里中州古击壤,两河分界旧原田。扁舟稳渡观民俗,休养心殷冀有年。
游隐清(其一)
宋·楼钥
簿领丛中偷得閒,轻舆相与出乡关。乱流先已登孤屿,采蕨还来上北山。藤绕龟身增赑屃,水涵虹影照孱颜。老农拥道迎人笑,今日使君来破悭。
丹霞屿
宋·林宗臣
笑凭诗句说丹霞,城郭人民数万家。礼接紫阳风俗厚,学传东鲁道源赊。
番社
清·陈学圣
雅化涵濡数百年,异言异服喜新鲜。墓庐田亩无迁徙,同井依稀古道传。
至胶州
元末明初·戴良
自入东胶路,乡邦此地赊。人悲西候日,帆乱北溟霞。民俗农为业,州城土作家。驿楼何处是?庭树暮栖鸦。
东湖曲十首(其三)
明末清初·陈恭尹
湖西堰口接通川,画舫争潮入占前。金环玉腕亲持桨,锦袖红靴自打牵。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八)
宋·姜夔
桑间篝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纻作春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