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抒情
夏夜景色
怀才不遇
隐逸思想
酒中情怀
垂钓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开篇两句“天似空江星似波,时时珠露滴圆荷”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天空辽阔如同一片空旷的大江,繁星点缀犹如江面上波光粼粼的水波,而晨露滴落在荷叶上则是又一个生动的自然细节,珠玉般的露珠映衬着荷花的圆润,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接着“平生踪迹慕真隐,此夕襟怀深自多”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这宁静的夜晚,对这种选择的思念更是深沉而丰富。这里的“真隐”指的是真正的隐居,远离尘世俗务,而“襟怀”则是内心的情感,这些情感在此刻变得尤为复杂和深厚。“格是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歌”一句中,“厌厌”形容一种悠长且略带哀伤的情绪,而“饶酒病”则可能指的是诗人因为过量饮酒而导致的身体不适,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想要学习渔夫之歌,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自然、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最后两句“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功名利禄,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愿意放下世俗的束缚,选择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即便没有名字,没有社会地位,也是时候离开了,而“犹拟朝衣换钓蓑”则更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即使到了早晨,也准备着换上渔夫的衣服,象征着彻底告别旧我,投身于自然之中。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一种深切愿望,以及他对于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执着追求。

韩偓

340首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