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
秋
岁
·
别
情
玉
林
照
坐
。
簌
簌
花
微
堕
。
春
院
静
,
烟
扉
锁
。
黛
轻
妆
未
试
,
红
淡
唇
微
破
。
清
瘦
也
,
算
应
都
是
风
流
过
。
把
盏
对
横
枝
,
尚
忆
年
时
个
。
人
不
见
,
愁
无
那
。
绕
林
霜
掠
袂
,
嚼
蕊
香
黏
唾
。
清
梦
断
,
更
随
月
色
禁
持
我
。
离别
抒情
写景
咏物
春景
思乡
思念
清梦
梦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寂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春日景象。"玉林照坐",设定了一个高雅宁静的环境,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了。"簌簌花微堕"则是对春天细雨中花瓣轻落的生动描写,营造出一种柔和、细腻的情绪。"春院静,烟扉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而封闭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幽深的安逸。然而接下来的"黛轻妆未试,红淡唇微破"则透露出一丝哀愁和不满足,这位女性似乎对自己的容颜有些许不满,但又未曾尝试过用胭脂来修饰。"清瘦也,算应都是风流过"这句诗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那些风流倜傥的事物都已成为过去。"把盏对横枝,尚忆年时个"中,盏灯与横枝构成一幅静夜独坐的画面,而那份怀旧之情也在这宁静中缓缓流淌。"人不见,愁无那"表达了对于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深。"绕林霜掠袂,嚼蕊香黏唾"则是对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那份难以言说的哀愁似乎在这些细节中得到了释放。最后,"清梦断,更随月色禁持我"这句诗则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无法复返的无奈,以及对目前情境的一种接受和放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哀愁却又不失优雅的内心世界。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